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返、苔”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返、望”等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拓展资源】 丛书:《下雪的声音》《雪夜听雨》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需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聆听,还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这种美。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任务二:听自然之声,记录大自然的绝美乐章。阅读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去听听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优美句段。 回顾旧知: 找到第2、3、4自然段的关键句,说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活动一:走进大自然,品读风声之美 朗读第2自然段“风声之美”,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描写美妙的风声的?做好批注。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轻轻柔柔”“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描写声音的词语。 ———师生合作读。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填空。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风吹过松林,那声音_____; 风吹过灌木,那声音_____; 风吹过柳条,那声音_____……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春风习习,夏风_____, 秋风_____,冬风_____。 ———自由朗读,读出节奏;男女生读,读出不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风”这位音乐家的高超水平。 ———接力背诵。 风,是_____。他会在森林里演奏_____。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____,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_____;不一样的季节,有_____。当_____,那声音_____的,好像_____,让人感受到_____;当_____,整座森林都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那声音_____,令人感受到_____。 活动二:学法迁移,聆听水与动物之声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3、4自然段“水声之美”和“动物之声”,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声音的?做好批注。 水声之美: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作者抓住拟声叠词“淙淙”“潺潺”“哗哗”,以及“轻快”“波澜壮阔”这些词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声音的变化和节奏美。 ———积累拟声叠词,并训练学生借助图片用拟声叠词说句子。 ———合作朗读。老师读黑色部分,学生读彩色部分。 在大自然里,还有一位水中音乐家———瀑布呢,你听!请读一读叶圣陶先生的《瀑布》,来感受大自然中更加丰富的水声。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①出示阅读链接《瀑布》,教师范读。 ②说一说:你听到了怎样的瀑布声?(比喻) ③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 ④朗读诗歌第一小节,感受瀑布声之美。 过渡:水,真是大自然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