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382

5.17.1 人体的免疫功能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5次 大小:877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17.1,人体,免疫,功能,初中,生物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阐明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如皮肤物理屏障→抗体精准识别)。 科学探究:设计模拟实验验证洗手对减少病原体传播的作用。 科学思维:分析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异同;推理疫苗接种对个体和社会的保护机制。 社会责任:认同国家免疫规划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主动宣传疫苗知识,抵制伪科学谣言。 学习重点 人体三道免疫防线的组成及功能;疫苗的免疫原理。 学习难点 特异性免疫中抗原与抗体的关系;疫苗接种与群体免疫的关联性。 【课前预习】 1、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结构和功能称为_____。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_____和_____组成。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_____,属于第_____道防线。 4、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_____道防线。 5、免疫细胞主要指_____(如淋巴细胞),它们分布在_____、淋巴结等处。 6、第三道防线具有_____性,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7、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_____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 8、抗体是由_____分泌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_____。 9、人体通过产生_____消灭病原体,属于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0、接种疫苗使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_____,属于_____免疫。 11、我国实施_____规划,由政府免费提供疫苗,预防特定传染病。 12、计划免疫的目的是_____传染病发病率,保护_____健康。 13、免疫的功能包括_____、防御感染、_____(保持内部稳定)。 14、疫苗通常是用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15、免疫监视功能能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_____细胞(如癌细胞)。 【课中研学】 问题:皮肤不慎划破后,局部红肿疼痛,说明哪几道防线正在发挥作用? 问题:为什么得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次感染?这属于哪种免疫类型? 模型分析:抗原入侵→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浆细胞→产生抗体→抗原抗体结合→被吞噬细胞清除。 问题:抗体能否用于治疗多种传染病?为什么? 问题:我国为什么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列举两种计划免疫中的疫苗。 【课堂总结】 免疫三道防线: ① 物理/化学屏障(皮肤、黏膜) ② 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炎症反应) ③ 特异性免疫(抗体、记忆细胞 → 专一性) 疫苗的核心价值: 模拟病原体 → 激活第三道防线 → 产生记忆细胞(板书用红框突出) 国家免疫规划目的: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保护弱势群体。 科学看待疫苗接种: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 ) A. 鼻腔黏液吸附病菌 B. 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细菌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 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 A. 生来就有,作用范围广 B. 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C. 通过皮肤、黏膜实现 D. 强度与接触病原体次数无关 3、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疫苗是治疗传染病的药物 B. 疫苗属于抗原,能直接杀死病原体 C. 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重大传染病 4、人体清除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的( ) A. 防御感染 B. 免疫监视 C. 自身稳定 D. 抵抗疾病 5、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它主要分布在( ) A. 唾液、泪液 B. 血浆中 C. 淋巴结内 D. 皮肤表面 【分层作业】 1、人体第三道防线包括( ) A. 皮肤和黏膜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 消化道黏液 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患麻疹后不再感染 B. 唾液溶菌酶杀菌 C. 接种卡介苗防结核 D. 注射抗蛇毒血清 3、判断题:疫苗是抗体,直接用于预防传染病。( ) 4、综合题:简述皮肤划伤后红肿疼痛的免疫过程。 5、被毒蛇咬伤后需立即注射抗蛇毒血清,是因为该血清(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