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0402

5.17.1 人体的免疫功能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310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17.1,人体,免疫,功能,初中,生物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八年级 下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标要求 思考 板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业要求:构建人体免疫模型说明防御机制; 运用免疫知识解释传染病预防措施; 分析免疫规划政策的社会价值。 学习内容: 1、解释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2、说明疫苗的作用原理; 3、认同国家免疫规划的意义。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阐明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如皮肤物理屏障→抗体精准识别)。 科学探究:设计模拟实验验证洗手对减少病原体传播的作用。 科学思维:分析比较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异同;推理疫苗接种对个体和社会的保护机制。 社会责任:认同国家免疫规划的科学性与必要性;主动宣传疫苗知识,抵制伪科学谣言。 激趣导入 "为什么伤口不包扎也会自愈?" 激趣导入 皮肤表层受损时,身体会通过凝血反应止血,白细胞清理病菌,表皮细胞再生修复。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第一道免疫防线:皮肤和黏膜等。 皮肤的保护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溶菌酶的作用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第二道免疫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巨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示意图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由皮肤、黏膜与各种杀菌物质、巨噬细胞等构成的免疫防线,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它们既不针对某一种病原微生物,而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第三道免疫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场所,脾、扁桃体、淋巴结是许多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在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过程中,人体还可以后天获得一种免疫功能。这类免疫功能依赖许多免疫器官的作用,通常只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或物质具有防御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城堡防御图(人体免疫系统三道防线) 城堡外层防御(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防御工事 :城墙 具体结构 :皮肤和粘膜 防御机制 :物理阻挡:城墙般坚固的皮肤和粘膜阻止病原体侵入。 化学阻挡:皮肤和粘膜分泌的汗液、皮脂、胃酸等含有杀菌或抑菌物质。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城堡中层防御(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防御工事 :护城河/巡逻兵 具体结构 :体液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防御机制 : 体液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等,能够破坏病原体的细胞壁,使其溶解。 吞噬细胞:像巡逻兵一样在体内游走,吞噬并消化病原体。 任务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城堡内层核心防御(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防御工事 :城内精锐部队 具体结构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防御机制 :抗体识别: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精准消灭: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记忆功能: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当同种病原体再次侵入时,能够迅速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任务二:疫苗接种 “我们了解了自己强大的免疫系统。但,是不是一定要生病(自然感染)才能获得对某个疾病的免疫力?有没有办法让身体‘模拟演习’,既能形成免疫力,又避免生病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任务二:疫苗接种 疫苗是一类特殊的药品。每种疫苗只针对特定的传染病。 任务二:疫苗接种 注射/口服疫苗: 将失去致病力或仅有部分特性的病原体(或其成分、模拟物)注入/引入人体; “演习”触发免疫反应: 疫苗中的抗原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入侵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