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2197

第2单元 第4课 妙改声影出佳作 教学设计+学习单 粤教版(2025)信息科技三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1640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技,信息,2025,教版,学习,教学设计
    《第4课 妙改声影出佳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2025年广东教育-出卷网-三年级信息科技教材第2单元“美好校园我记录”的第4课,是单元核心实践课程。 教材以“优化配乐朗诵作品”为真实情境,串联起视频剪辑、音频处理、文件管理及合规创作等核心内容,符合2022年新版课标中“数字创作与创新”的要求。教材采用“情境导入—实践探究—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的编写思路,从添加背景音乐、设置视频封面等基础操作,逐步过渡到音频优化、文件管理和合规意识培养,既注重实操技能的传授,又强调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了技术学习与生活应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后续开展更复杂的数字创作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数字设备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手机、平板拍摄视频和音频,对新鲜的数字创作活动充满兴趣,这为本课的实操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 但学生此前较少接触专业的视音频编辑软件,对剪辑、音频处理等功能的认知几乎为零,且动手操作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在信息素养方面,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文件管理的规范性和信息创作的社会责任缺乏认知,需要通过具象化的实践任务和针对性引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操作习惯和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1.能够识别视音频作品中的瑕疵并明确优化需求,了解数字设备自带编辑软件的功能价值,能通过文件信息快速区分和管理视音频文件,形成主动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信息意识) 2.能根据视音频优化需求,拆解出添加音乐、裁剪音频、设置封面等具体操作步骤,通过试错调整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提升分步处理复杂任务的思维能力。(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3能独立使用数字设备自带的视音频编辑软件完成背景音乐添加、音频裁剪、封面设置等操作,能结合作品需求进行简单的创意优化,初步形成数字化创作与创新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了解视音频创作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知道不得恶意剪辑、滥用他人素材、泄露隐私信息,树立诚信创作、合规分享的责任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设备自带视音频编辑软件的基础操作。 学会查看和管理视音频文件信息,规范命名文件。 教学难点: 根据作品需求合理优化视音频。 理解并践行视音频创作的合规性要求,树立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重难点设计原因: 掌握数字设备自带视音频编辑软件的基础操作;学会查看和管理视音频文件信息,规范命名文件这两项内容是本课实操技能的核心,也是学生开展数字创作的必备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完成视音频作品的优化任务,同时贴合课标中“掌握基础数字工具操作”的核心要求,是实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的关键载体。 合理优化视音频需要学生结合作品情感和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对三年级学生的逻辑判断和创意表达能力要求较高;而信息社会责任属于抽象的价值观念,学生难以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解理解,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案例感知,因此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以“优化配乐朗诵作品”的真实情境为线索,贯穿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技能,增强学习的代入感和实用性。 任务驱动法:设计“添加背景音乐”“优化音频质量”“规范管理文件”“展示评价作品”四个递进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 示范讲解法:针对核心操作步骤,通过教师现场示范、分步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操作逻辑,降低学习难度。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实践探究环节相互协作、互帮互助,解决个体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作品评价环节开展互评,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渗透法:通过正面的佳作案例和反面的恶意剪辑案例对比,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