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32分) 1. 看拼音写词语(情境化默写,8分) 在(chéng shí)_____的孩童眼里,秋天的(yán liào)_____盒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微风(yáo huàng)_____着枝头的叶片,让人(gǎn shòu)_____到季节的温柔;墙角的(zhī zhū)_____忙着结网,操场上的国旗(piāo yáng)_____,(cū zhuàng)_____的梧桐树见证着我们的(kuáng huān)_____时光。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鹿柴(zhài) 稍息(shào) 处理(chǔ) B. 摇晃(huǎng) 人参(cān) 宿舍(shè) C. 空白(kōng) 舍得(shě) 参差(cēn) D. 抹布(mǒ) 到处(chù) 稍微(shāo) 3. 选字填空(6分) (带 戴) _____领 穿_____ _____花 (作 做) _____业 _____事 工_____ (再 在) _____见 存_____ _____次 4. 按要求写词语(6分) (1)AABB式:急急忙忙、_____、_____ (2)ABAC式:自言自语、_____、_____ (3)描写秋天的词语:秋高气爽、_____、_____ 5. 选词填空(5分) 热烈 激烈 猛烈 安静 宁静 (1)这场拔河比赛进行得十分( ),双方队员都拼尽了全力。 (2)当表演结束时,台下响起了( )的掌声。 (3)夜晚的乡村格外( ),只有虫鸣声轻轻回荡。 (4)冬天的寒风( )地刮着,吹得树枝不停摇晃。 (5)上课铃响后,教室里立刻变得( )下来。 6. 日积月累填空(4分) (1)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 (2)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4)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 二、句子运用(18分) 1. 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清洁工人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被”字句) _____ (2)这样的美景让人陶醉。(改为反问句) _____ (3)小蜘蛛在墙角织网。(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 (4)战士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 2. 仿写句子(6分) (1)拟人句:小鸟在枝头唱歌。 仿写:_____ (2)比喻句:银杏叶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 仿写:_____ (3)排比句: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仿写:_____ 3. 修改病句(4分) (1)我们要学习和发扬司马光的勇敢精神。 _____ (2)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_____ 三、课文回顾(15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各民族儿童_____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民族之间的_____。 (2)《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_____的结构,介绍了西沙群岛_____、_____的特点。 (3)《望天门山》中“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了长江的雄奇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赞美了西湖的美景。 (4)《司马光》中“众皆弃去,_____”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一定要争气》讲述了科学家_____立志为祖国争气的故事。 (5)《秋天的雨》以_____为线索,描绘了秋天的多彩与丰收。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犟龟》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 (2)《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景色。( ) (3)《鹿柴》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描绘了山林的静谧之美。( ) (4)《香港,璀璨的明珠》表达了对香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5)《在牛肚子里旅行》介绍了牛有四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 ) 四、阅读理解(15分) 会“跳舞”的树叶 秋风轻轻吹过校园,梧桐树的叶子像一个个金黄的小巴掌,从枝头轻轻飘落。有的落在草地上,给草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有的飘到池塘边,像小船一样浮在水面上;还有的落在小朋友的肩膀上,好像在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