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 教学内容: “安慰”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在本单元中,学生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其中,必然会有一种情感:遇到挫折,心情不畅;遇到困难,感到难受;遇到委屈,感到伤心……这时,“安慰”就自然向我们走来。该话题正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别人不顺心时,懂得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感受,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从而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次口语交际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安慰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安慰的重要性。教材创设了三种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需要安慰的情境,以泡泡的形式说明不顺心的原因,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第二部分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任务,首先提示了安慰的方法,即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接下来要求学生从三种情境中选择一种,和同学模拟。 第三部分是交际提示,小贴士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强调安慰方式要随情境而变,尽快安慰好对方;二是“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强调用语调、手势辅助表达情感,以达到更好的安慰效果。 本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别人不顺心时,能学会倾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人的心情,具有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的话,选择合适的方式安慰他人。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关注周围有没有需要安慰的人,知道怎么安慰他人比较好。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安慰”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意义。进入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认真倾听,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且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说”中提示学生“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为本次口语交际中提出的“设身处地想他人的心情”奠定了基础。并且大多数学生已有安慰他人的经历,初步知道怎么安慰他人,因此我们要在学生此生长点上再去培养他们有意识地安慰,使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逐步获得安慰的方法,同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安慰行为进行反思,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倾听,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情,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安慰。 2.模拟生活场景,面对不同的对象,能借助语调、手势等表达自己的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能在生活中具有主动安慰他人的意识,体会关爱他人、感受安慰他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倾听,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心情,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安慰,并且借助语调、手势等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模拟生活场景,面对不同的对象,能够主动用恰当的方式安慰他人,从而感受到安慰他人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 解忧社团志愿者贴纸 3.爱心贴纸 4.讯飞平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做一项问卷调查,问卷题目已经推送到各位同学的平板上,请大家配合老师:如果你们也有这样的烦恼,请在括号里打勾。 通过同学们的作答,老师发现你们的烦恼有些来自学业压力,有些来自交友的困扰,还有些来自和父母的沟通。我想,此时如果有人能够安慰安慰你们(板书:安慰),你们的心情就会好很多。 戴老师最近成立了一个解忧社团,专门帮助你们打开心结,希望能让你们在风雨过后看见彩虹。 (二)招募志愿者 但是,现在戴老师一个人管理这个社团有点力不从心,因此,我想在咱们班招募一批志愿者,帮助我一起管理社团,你们是否愿意呢?请听:(播放音频)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解忧社团,看看你们能不能解锁安慰的小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