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3652

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9517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策略: 1.朗读诗歌:这首现代诗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浓浓的时代色彩。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效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 2.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诗句中部分词句生动形象,朗读时通过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如“骑”“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等词句。 3.体会情感: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献身的美好品质和高贵精神。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这种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预习提纲 (1)课前收集、查阅了解与鲁迅相关的信息资料,并结合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了解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多媒体课件 3.课文录音视频 教学课时 1课时。 创作背景: “中华民国”建立后,新旧军阀、 地主阶级和达官贵人为非作歹,视人民如草芥,走狗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以期“流芳百世”。对于鲁迅,地主阶级及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而人民,尊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作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 1949年全国解放,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的纪念日,全国第一次公开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诗人目睹人们的纪念盛况,深切追忆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和着以前郁积胸中的感情一齐迸bèng发,便于11月1日写下《有的人》一诗,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受到读者喜爱,广为流传。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朗读得怎么样?你从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自由读课文,作者在诗中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哪两种人?找出文中的诗句。 找出诗人是怎样描述这两种人的。 初读课文 图解课文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反义词 伟大———崇高 情愿———宁愿 永远———永久 抬举———抬爱 伟大———渺小 情愿———勉强 永远———短暂 抬举———贬低 朗读要求: 将每节诗的前两句连起来读。 将每节诗的后两句连起来读。 男女生分别交替朗读每节诗的前两句和后 两句。 可以说说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的内容,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点评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等。 “有的人”分别指哪些人呢?联系所学和实际生活,说一说你的理解。 前一种人指坏人,如:小偷、强盗、骗子。后一种人指对社会有用的人,如:军人、警察、科学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反动派 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活:鄙夷和轻蔑 死:痛恨和咒骂 死:惋惜和怀念活:肯定和赞扬 对比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一种人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 后一种人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