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5311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左手和右手》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42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左手和右手,单元,一年级,下册,新教材
  • cover
《左手和右手》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 4 单元《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二)》第 3 课时 ———《左手和右手》(唱歌课型)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含歌曲音频 / 视频、柯尔文手势图示、手部动作律动视频)、钢琴 教材分析 《左手和右手》是花城版一年级下册《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二)》单元的核心唱歌课,歌曲采用 C 大调、2/4 拍、中速,情绪愉快活泼。全曲仅由 “mi(3)、sol(5)、la(6)” 三个音构成,结构规整为 a+a’+b+b’形式,第 1、2、4 乐句节奏一致,第 1 与 2 乐句、第 3 与 4 乐句旋律分别相似,易于低年级学生掌握。歌词以 “左手和右手” 的协同配合为主题,贴近儿童生活,既强化音高认知,又渗透合作意识,是落实 “高和低” 音乐要素、培养基础演唱能力的优质素材。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偏爱节奏活泼、贴近生活的歌曲,乐于参与手势律动、集体演唱等互动活动。经过前序学习,他们已初步接触 “3、5、6” 三个音,但音准把控仍需巩固,对柯尔文手势的运用尚不熟练。该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通过趣味化、具象化的教学手段保持兴趣;模仿能力强、喜欢集体参与,适合通过 “手势 + 演唱” 的一体化形式深化音高感知,在游戏化学习中巩固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中速、愉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体会 “3、5、6” 三个音构成的旋律简洁美与节奏规整美。 辨识歌曲中三个音的高低差异,理解音高变化与歌词 “左手和右手” 动作呼应的趣味性。 艺术表现 能以轻巧、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做到吐字清晰、节奏稳定,准确把握中速的演唱速度。 巩固 “mi(3)、sol(5)、la(6)” 三个音的音准,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现音高,做到 “音 - 势 - 唱” 统一。 能通过手部律动、肢体动作配合演唱,强化对音高与歌曲情绪的表达。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结合柯尔文手势与手部动作,设计贴合歌曲的律动表演。 能尝试用 “3、5、6” 三个音创编简单乐句,或为歌曲加入手势创意表现,丰富演唱形式。 文化理解 理解歌曲 “左手和右手” 象征的协作内涵,感受音乐学习中 “协同配合” 的重要性。 通过唱游活动,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与相互配合的能力,体会音乐学习的快乐与团队协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轻巧、愉快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旋律与节奏。 巩固 “mi(3)、sol(5)、la(6)” 的音准,熟练运用柯尔文手势表现音高。 教学难点 精准区分 “3、5、6” 三个音的高低差异,保持演唱音准稳定。 能将柯尔文手势与演唱、肢体律动协调配合,做到自然流畅。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唤醒旧知 1.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音乐小伙伴,它们是谁呀?谁能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2. 带领学生跟随钢琴演唱 “3、5、6”,纠正手势与音准问题,强调 “3(mi)手势平、5(sol)手势上举、6(la)手势更高”。 3. 引出课题:“这三个音乐小伙伴藏在了一首有趣的歌曲里,歌曲还和我们的小手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手和右手》”,板书课题并带领学生齐读。 1. 回忆并演唱 “3、5、6”,配合柯尔文手势展示。 2. 跟随教师纠正手势与音准,巩固旧知。 3. 齐读课题,建立对歌曲的初步认知。 通过复习旧知衔接新课,强化 “3、5、6” 音高与柯尔文手势的关联,自然引出教学主题,为新课学习铺垫基础。 二、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1)——— 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 首次聆听:播放歌曲音频,提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是慢?歌词里唱到了左手和右手做什么?” 2.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歌曲 “中速、愉快活泼” 的特点,带领学生随节拍拍手(强拍拍手、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