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8631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 1 单元《我爱北京天安门》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41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课堂,我爱北京天安门,单元,二年级,上册
  • cover
《我爱北京天安门》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 1 单元《小朋友爱祖国》 第 1 课时 ———《我爱北京天安门》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 《我爱北京天安门》创作于 1970 年,由金果临作词,金月苓作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合唱团首唱,是承载着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经典少儿爱国歌曲。歌曲采用 “ABA” 单三部曲式结构,1=C 调、2/4 拍,中速稍快。A 段活泼欢快,节奏明朗,旋律音域跨度小、易于传唱,勾勒出孩子们对天安门的向往之情;B 段舒展悠扬,在节奏和音调上与 A 段形成鲜明对比,情感表达更为深沉,抒发了对祖国和领袖的敬爱;A 段再现部分重回活泼欢快氛围,强化主题,使整首歌曲在统一中富有变化。歌词简洁直白,充满童真,集中体现了少年儿童对北京天安门和祖国的热爱。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可跟随简单节奏进行拍手、跺脚等律动。在演唱方面,他们能自然发声并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但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且对附点音符等复杂节奏型的把握不够精准。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学生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需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和游戏化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中速稍快、活泼欢快与舒展悠扬交织的情绪特点,辨别 “ABA” 单三部曲式结构各段落的旋律差异。 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北京天安门及祖国的热爱之情,提升对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等要素的感知能力,培养音乐审美素养。 艺术表现 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做到音准基本正确、节奏稳定,重点把握附点音符和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技巧。 能结合歌曲段落特点调整演唱状态,A 段活泼轻快,B 段舒展深情,A 段再现时保持热情饱满。 能通过恰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配合演唱,生动展现歌曲情感,增强音乐表现力。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以《我爱北京天安门》为基础进行简单创作,如创编新歌词、设计舞蹈动作或用打击乐器编配节奏。 能参与舞台表演活动,结合乐器、声势动作等形式创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文化理解 了解北京天安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意义,知晓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 通过学唱与实践活动,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并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歌曲各段落的情绪特点,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 理解北京天安门的象征意义以及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精准把握附点音符等复杂节奏型,使演唱更加流畅自然。 在演唱中投入真挚情感,深入理解并传递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避免表面化学唱。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导入 1. 播放火车行驶声音,提问:“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我们要坐上‘音乐小火车’去一个神圣庄严的地方,大家猜猜是哪里?” 2. 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北京的位置,介绍北京是祖国首都,依次展示天安门、故宫、鸟巢等北京著名建筑图片,重点讲解天安门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新中国开国大典举办地、国家重大庆典举办场所、祖国尊严的代表)。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好听的歌曲表达对北京天安门的喜爱,一起学习《我爱北京天安门》”,板书课题并带领学生齐读。 1. 认真聆听声音,积极猜测目的地,参与地图互动。 2. 聆听教师对北京及天安门的介绍,建立对天安门的初步认知。 3. 齐读课题,激发学习歌曲的兴趣。 通过声音、地图、图片等直观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帮助学生了解天安门相关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