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章函数与一次函数 一、单选题 1.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升,如果每小时耗油升,则油箱内余油量升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B. C. D. 2.已知函数,要使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直线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是( ) A. B. C. D. 4.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两点,则的解集是( ) A. B. C. D. 5.如图是小明从学校到家行进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图象,观察图象,从中得到如下信息:①学校离小明家1000米;②小明用了20分钟到家③小明前10分钟走了路程的一半;④小明后10分钟比前10分钟走得快,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已知点,是一次函数图象上不同的两个点,若记,则当时,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其中三个点,则该函数图象没有经过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 ②一次函数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③速度一定,路程s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 ④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r的正比例函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一次函数y=ax+b与y=abx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不可能是( ) A. B. C.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A、两点,以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点在双曲线上.将正方形沿轴负方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后,点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则的值( ) A. B. C. D. 11.已知抛物线y=x2-2tx与x轴交于两点,其中一点在x轴正半轴上,且两点间距离为6,若点P(m,n)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作PQ⊥x轴,交一次函数y=kx-6(k>0)的图象于点Q,当时,的长度随m的增大面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若实数x,y满足|x|+4|y|=1,则m=y-4x的最大值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3.已知函数是一次函数,则 .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则 . 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温度升高至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当温度为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小于; 当温度为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16.已知直线(,为常数,)与直线平行,且与直线交于轴的同一点,则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17.在同一直线上,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分别由,两地同时向右匀速出发,当甲追上乙时,两人同时停止行驶如图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观察图象,出发后 甲追上乙;若乙的速度为,则经过甲行驶的路程为 . 三、解答题 18.西工大启迪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和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学生到达起点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老师先跑,当学生出发时,老师已经距起点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米与学生出发的时间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 ,因变量是_____ ; (2)老师和学生的速度分别为多少米秒? (3)学生与老师相遇_____ 次,第二次相遇时距起点的距离为_____ 米 19.已知A、B、C的坐标分别为试判断A、B、C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20.如图,已知点,点,过点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D. (1)求直线的解析式及n的值; (2)求点D的坐标. 21.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国人民在行动.某公司决定安排大、小货车共20辆,运送260吨物资到地和地,支援当地抗击疫情.每辆大货车装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