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4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6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六单元 a i T u j m i a N g 1.图片导入课堂。 (1)课件出示西沙群岛风光图:湛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小岛像撒在大海上的绿宝石;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水泛着粼粼波光;海底还藏着五彩的珊瑚、成群的鱼儿……如此迷人的风光,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没错,这里就是我们祖国南海的明珠———西沙群岛。 (2)揭示课题: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一起踏上这趟南行的旅程,走进《富饶的西沙群岛》,去探寻它的美丽与富饶。 (板书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3)理解课题:“富饶”指物产多,财富多。 2.补充知识背景。 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它们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其中,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府驻地。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一读: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圈一圈: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风景和物产?试着在文中圈出来。 (3)想一想: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识记生字词。 (1)引导认读。 ①课件出示词语:富 美 山 海 洋洋 过 着 息 厚的鸟 祖祖辈 ②学生自读。 ③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提示:“参、粪”是前鼻音;“参、插”是翘舌音;“懒”是边音;“参”都是多音字。 (2)交流多音字“参”。 ①“参”在“人参、海参”等词语中读shēn,在“参加、参与”等词语中读cān,在“参差不齐”等词语中读cēn。 ②随堂小练:在那片高低参(cēn)差的山林里,我们不仅参(cān)与了人参(shēn)的培育观察活动,还学到了不少关于药用植物的知识。 (3)玩识字游戏,小丑鱼吐泡泡。 3.交流感知,整体梳理。 (1)自读反馈: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哪些风景和物产? (2)师生合作完成表格。 自然段 风景、物产 2 海水 3 珊瑚、海参、大龙虾 4 成群结队的鱼 5 海鸟、鸟粪、鸟蛋 点拨:作者是按照地点的转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先写海水,再写海底生物,最后写海岛上的鸟。 (3)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 预设: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点拨:这是全文的关键句。 三、聚焦段落,品读感知 1.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海水的美丽。 (1)读一读第2自然段,圈出表示海水颜色的词语。 预设: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2)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具有着“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特点。 (3)交流这种美景形成的原因。 ①引导:这么美丽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②课件出示“海底地形结构图示”,让学生知道:山崖凸起,周围海水浅;峡谷凹陷,里面海水深。 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美丽的海水形成的原因。 预设: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海底生物的有趣。 (1)读一读第3自然段,你发现了哪些海底生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描写“珊瑚”的句子。 ①引导学生抓住“各种各样”来体会海底珊瑚具有形状多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 点拨:运用比喻,把珊瑚比作花朵和鹿角,形象地表现出珊瑚的形状各种各样,十分美丽。 ③语言训练:展开想象,珊瑚还会像什么?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说句子。 预设: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珊瑚,有的像云朵,有的像树枝,还有的像蜂窝…… (3)交流描写“海参”的句子。 ①让学生抓住“到处都是”来感受海参的数量之多。 ②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