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中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加点字“浸”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结合文段,桂花带给“我”哪些美好的回忆? 3.选文借助 这一具体事物,写了它的用途,可以用来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4.下面诗句表达的情感和母亲对桂花的情感,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家家乞巧望秋月 D.“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 5.联系上下文,你是怎么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的。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阅读连接: 6.读一读选文中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 。 7.结合选文内容和阅读经验,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阅读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阅读选文时,我们的语速要快而高昂,读出痛惜之情。 C.从选文中的时间词,我们可以读出侵略者在园内破坏的时间之久、行为之野蛮。 8.“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这是网络上经常会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国家的许多文物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终于回家,有些却仍然滞留海外,流落他乡。请你结合阅读链接的两幅图片,谈谈你的感想。 我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被藏于日本,而且这幅真迹的价值远远高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至今这件文物仍不能回家。此刻,我的心情 《十二兽首》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2007年,马首铜像被爱国人士出资购回,并于2019年正式捐赠给国家。流落百余年的马首铜像终于回家。此刻,我的心情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9.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10.选段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请找出选段的中心句填写在答题卡上。 11.“故今日之责任”中的“故”与选项( )中的“故”意思相同。 A.事故 B.故意 C.病故 D.故而 12.阅读【资料袋】到东北上学让少年周恩来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国弱民穷受欺凌的国内现状。当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何读书的时候,有同学说“为知书明理”,有同学说“为过上好日子”……少年周恩来却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思考: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与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谈谈你的看法 读选文,做题。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