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5 女娲补天 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娲娘娘,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女娲不但是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补天救世的英雄。 资料1:了解女娲 流窜 惊慌失措 混乱 塌下来 一项 熄灭 功绩 传颂 石浆 洪水 hóng cuò hùn xiàng xī jiāng tā cuàn sòng jì 平舌音 颂扬 歌颂 资料2:读文识字 例:轰隆隆( )的礼炮响起,大厅内正在举行一场隆( )重的宴会。 隆 lōnɡ lónɡ (轰隆隆) (隆重) lōnɡ lónɡ (兴隆) 扎 zhá (挣扎) (扎辫子) (扎针) zhā zā 例:妈妈因为身体不舒服刚扎( )过针,但是今早还是挣扎( )着起来给要上学的小女儿扎( )辫子。 zhā zhá zā 词语解释 传颂 黑黝黝 流窜 惊慌失措 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辗转传布颂扬。 形容光线昏暗,看不清楚。 到处流动转移,乱逃(多指盗匪或敌人)。 资料3:回顾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二年级我们学了《羿射九日》和《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你能简单讲一讲吗? 羿射九日 大禹治水 《羿射九日》讲的是天上有十个太阳,对人们造成了很大伤害。后羿就翻过九十九座山,跨过九十九条河,把多余的九个太阳射了下来,从此大地上的万物又恢复了和谐与美好。 《大禹治水》讲的是因为洪水泛滥,田地都被淹了,房屋被毁了。大禹的父亲先去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没有成功。由大禹接着治水,他用了疏导的方法,把洪水疏导到河流和海洋里,平息了水患。从此,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羿射九日 大禹治水 起因: 经过: 结果: 遭受灾难 英雄救世 恢复生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女娲补天》也是一个救世故事,你会怎样概括它的主要内容呢?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用“欢声笑语”造句。 谈笑风生 自读第一自然段: 春节到了,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又说又笑,气氛欢快热烈。 你从“快乐幸福”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女娲创造了人类,人们生活安定,过得舒适。 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与“黑黝黝”类似的词语: “露出一个大窟窿”说明了 。 女娲补天的原因 红红的、绿绿的、花花的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跑,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这样写与开头“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形成 。 对比 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是她的子女呀,看着自己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听着他们悲惨的求救声,女娲的心情怎么样?她是怎么做的? 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海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一说: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1 2 3 4 5 用五种颜色的石头熔炼石浆。 1 用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 2 杀大海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在大地四方,撑起天空。 3 杀死作恶的黑龙,震慑其他野兽。 4 把芦苇烧成灰,堵住喷涌洪水的地缝。 5 概括女娲补天的步骤。 展开想象:五种颜色的石头可能在哪些不同的地方? 森林里 雪山上 大沙漠 大海边 发挥想象,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