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苏教版)八年级 下 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标要求 思考 板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业要求:能描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差异(常染色体 vs 性染色体);通过模拟实验解释性别决定机制;认同性别平等的科学观念。 学习内容: 解释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说明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理解性别决定的生物学原理。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解释性染色体组合决定性别现象,认同生命的物质性与规律性。 科学探究:设计并完成模拟性别决定实验,掌握对照与重复原则。 科学思维:通过数据分析理解1:1性别比的统计学本质,批判性审视性别偏见。 社会责任:形成性别平等的科学认知,尊重生物多样性。 激趣导入 当我们听说谁家添了个小宝宝时,常常会问:“是男孩还是女孩?”人们对新生儿的性别总是比较关注。 激趣导入 我们能判断出上图中的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吗?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男性的性染色体XY(左)与女性的性染色体XX(右)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男女染色体数量相同吗?形态有何差异?" 均为46条(23对),但男性最后一对为XY,女性为XX。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为22对,性染色体为1对。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由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XX。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男性与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差别在哪里?" 前22对为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 第23对为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分别可以怎样表示? 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或44条常染色体+XY; 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或44常染色体+XX。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1、性染色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内均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生殖细胞中的22条常染色体≠11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不能表示为11对染色体。 3、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精 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卵细胞:22条常染色体+X。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都有很多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例如,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隐性致病基因(aa)决定的,如果父亲肤色正常(Aa),母亲肤色也正常(Aa),那么他们所生的基因组成为aa的孩子为白化病患儿。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一般和性别有关。例如,红绿色盲患者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决定这一形状的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因此这一疾病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指由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指由兄弟姐妹关系形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有共同父母的亲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近亲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近亲结婚所生子女发生遗传性疾病的风险很高。 任务一: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任务二: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性别 实践: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道具: 两个盒子(标"精子"、"卵细胞") 精子盒:10张X卡 + 10张Y卡 卵细胞盒:20张X卡 活动: 学生随机抽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