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0684

6.20.4 生物的变异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5845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6.20.4,变异,初中,八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八年级 下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任务一,任务二 课堂练习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标要求 思考 板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业要求:能通过调查活动分析生物变异现象;运用实例辩证分析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形成生物进化与适应的科学观念。 学习内容: 描述生物变异的普遍性; 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建立变异是生物多样性根源的观念;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关系。 科学探究:设计人体性状调查方案;合作完成变异实例的归因分析。 科学思维:通过性状对比培养归纳分类能力;运用辩证思维评价变异对生存的利弊。 社会责任:认识基因技术伦理(如转基因争议);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意义。 激趣导入 “为什么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激趣导入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外观形态各异的南瓜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羽毛颜色有别的家鸽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调查活动:人体性状的变异现象 学生分组调查班级内: 有无耳垂(卷舌/不卷舌)人数统计 身高区间分布 绘制柱状图展示数据 结论:人体的多种性状存在着变异。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种。前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后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杂交水稻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晒黑的皮肤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变异:运动员发达的肌肉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同一品种的韭菜在光照下长成绿色(韭绿),遮光后长成黄色(韭黄),这是可遗传变异吗?为什么?”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导致,遗传物质未变。 任务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同卵双生的两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一个常参加户外运动,肤色略黑;另一个很少参加户外运动,皮肤白净。那么,这种肤色黑或白的性状能遗传吗?为什么?”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导致,遗传物质未变。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害的吗?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有利:抗虫棉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有利:北极熊白色毛发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有害:白化病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有害:农作物畸形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的积极意义: 1、适应环境(保护色、抗药性)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的积极意义: 2、生物进化基础(自然选择保留有利变异) 任务二:生物变异的意义 变异的积极意义: 3、农业生产应用(杂交育种、太空育种) 思考 1、如果生物没有变异,地球上的生命会怎样? 2、为什么说“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自然选择作用于可遗传变异,推动物种演化。 课堂练习 (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整容后的高鼻梁 B. 晒黑的皮肤 C. 转基因抗虫棉 D. 运动员健壮的肌肉 C 课堂练习 (单选题) 同一窝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形态差异巨大,这种变异主要受____影响。 A. 遗传物质 B. 食物营养 C. 温度 D. 光照 B 课堂练习 (填空题) 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变异对害虫群体是____(有利/有害),对农业生产是____(有利/有害)。 有利 有害 课堂练习 (判断题) 某家族耳垂性状遗传图谱中,出现无耳垂的子代(父母均有耳垂),说明发生了不可遗传变异。( ) 解析:遗传物质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