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2593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课件(共52张PPT)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河北)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3128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复习,一轮,生物学,中考,2026年
  • cover
(课件网)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 中考考点清单解读 ● 教材图片梳理 ● 梳理教材实验·掌握实验常考要素 ● 链接河北中考·突破重难题型 ■考点一 光合作用(2024 年12、26题考查)(2025年14题考查)[人教七下 P29-P36,冀少八上 P86-P94、P98-P100]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课标领航】 1. 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④_____。 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⑤_____,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⑥_____;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强。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光合作用 概念: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①____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②_____(如淀粉),并且释放出③_____ 的过程。 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能 影响 因素 有机物 氧气 增强 增加 增强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凡是含有叶绿体的部位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植物幼嫩的茎等。 易错警示 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农业生产 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立体种植等,增大光合作用的总面积,从而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温室等,延长了对光能利用的时间,使单位面积土地的作物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复种、间作和套种等,可充分利用阳光,创造最大的生物产量。 适当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或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详见本讲梳理教材实验·掌握实验常考要素) 探究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详见本讲梳理教材实验·掌握实验常考要素)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详见本讲梳理教材实验·掌握实验常考要素) ■考点二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2025年7 题考查)[人教七下 P22-P23,冀少八上 P74-P76]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课标领航】 1. 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合理灌溉:过多的水会使根部周围氧气减少,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导致烂根现象。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增加氧气含量,促进呼吸作用。 储藏水果和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气含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等均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植物的呼吸作用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⑦_____ 分解成⑧_____ 和水,并且将储存在⑨_____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 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影响因素: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呼吸作用 实验:探究 呼吸作用 的原料和 产物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的呼吸作用 4.3 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 别 场所 ⑩_____ 主要是线粒体 条件 只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_____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成淀粉等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将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