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中考考点清单解读 ● 教材图片梳理 ● 链接河北中考·突破重难题型 ■考点一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2024 年 15 题考查)(2025 年 23 题考查)[人教八上 P2-P11,冀少七下 P97-P104]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标领航】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科学用眼和用耳能够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和视觉 瞳孔 视网膜 晶状体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眼和视觉 眼球 眼球壁 ④_____: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并对光有折射作用 ⑤_____: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脉络膜:含丰富的⑥_____ 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虹膜:有色素(决定眼睛的颜色),中央的小孔叫⑦_____,能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⑧_____ 的曲度 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含有许多对⑨_____ 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形成物像 内容物 ⑩_____: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角膜 巩膜 血管 瞳孔 晶状体 光 晶状体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调节 功能 眼和视觉 瞳孔的调节 光线强时,瞳孔 _____,减少光线的进入量,保护内部结构。 光线弱时,瞳孔 _____,增加光线的进入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光的刺激。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曲度 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距离近。 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的曲度 _____,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成像距离远。 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 _____(折射)→玻璃体→ _____(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缩小 扩大 增大 减小 晶状体 视网膜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近视的形 成及预防 眼和视觉 形成原因 成像位置 矫正方法 近 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 _____ 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 光线在视网膜 _____ 成像 戴 _____ 透镜 远 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 _____ 光线在视网膜 _____ 成像 戴 _____ 透镜 预防 三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厘米左右;用眼 1 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要: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长 前方 凹 短 后方 凸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耳的结构 和功能 耳和听觉 外耳 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递声波。 中耳 _____: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递给听小骨。 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 鼓室: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维持平衡,保护鼓膜,维持听觉正常。 内耳 耳蜗:含有 _____ 感受器,接收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半规管 前庭 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鼓膜 听觉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耳的结构 和功能 耳和听觉 长期使用耳机的人会损坏耳中的某结构,导致听力下降。 该结构是 ( ) 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蜗 D. 听神经 即学即练 外耳道 听小骨 鼓膜 A 5.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耳的保护 耳和听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收集声波)→ _____(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 _____(感受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减少、消除噪声,避免长时间戴耳机。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 _____ 两侧气压平衡。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