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1743

【新教材核心素养】16.2 人体的感觉 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9484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时,八年级,生物,新苏科,答案,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6.2.1 人体的感觉(导学案) 1.了解眼的组成,能准确区分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构,说出眼球附属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2.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明确各部分(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的位置和功能,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3.通过分析瞳孔对光线强弱的反应,初步具备观察实验现象、推导生理功能的能力。 4.关注角膜移植等医学技术,树立关爱他人、重视眼部健康的意识,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1.眼的组成(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2.眼球的结构(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及其对应的功能,尤其是与视觉形成相关的关键结构(如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等)。 【学习难点】 1.理解眼球各结构在光线传导和视觉形成中的协同作用(如光线从角膜进入,经晶状体折射后落在视网膜上)。 2.分析瞳孔大小随光线强弱变化的机制,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如从亮处到暗处瞳孔变化)。 预习眼的相关基础知识,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物体,主要依赖眼的哪些结构? 1.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两部分组成,其中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2.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泪器和眼肌等,它们对眼球起保护和辅助作用。 3.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外膜、和内膜;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都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4.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依次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该结构上的感光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5.瞳孔能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时瞳孔变小,光线弱时瞳孔变大,这一变化由瞳孔控制。 活动一:认识眼的组成与附属结构 观察与思考:同桌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结合课本示意图,识别眼睑、睫毛、泪腺等结构,思考以下问题: 眼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眼包括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构;眼球是形成视觉的主要结构,眼球附属结构起保护、辅助眼球运动和清洁等作用 眼球的附属结构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如睫毛能阻挡灰尘)? 附属结构有眼睑、睫毛、泪腺、泪管、眼肌;眼睑俗称眼皮,保护眼球;睫毛阻挡灰尘;泪腺分泌眼泪,清洁眼球表面;泪管排出多余眼泪;眼肌调节眼球转动 连线题:将眼球附属结构与对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眼睑 ——— 俗称眼皮,保护眼球 睫毛 ——— 阻挡灰尘 泪腺 ——— 分泌眼泪,清洁眼球 眼肌 ——— 调节眼球转动 总结:眼球的附属结构通过保护和 清洁等作用,为眼球提供保护和功能支持。 活动二:探究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小组合作: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眼球的结构层次(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完成下表: 结构层次 具体结构 功能 外膜 角膜 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 巩膜 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中膜 虹膜 控制瞳孔大小,决定眼睛颜色 睫状体 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内膜 脉络膜 含丰富血管和色素,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形成“暗室” 视网膜 含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内容物 晶状体 有弹性,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玻璃体 无色透明,透光,支撑眼球 小实验:观察瞳孔对光线的反应 实验步骤: a. 两人一组,在明亮环境中观察同伴的瞳孔大小; b. 用手捂住同伴的眼睛,停留30秒(制造弱光环境),再移开手,观察瞳孔变化; c. 用手电筒照射同伴的眼睛,观察瞳孔的即时反应。 实验记录: 环境条件 瞳孔大小 明亮环境 较小 弱光环境 较大 强光照射 变小 分析与结论:瞳孔的大小变化能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量,这一调节由虹膜控制,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讨论:为什么晶状体异常(如凸度过大)会影响视力?(提示:晶状体的凸度决定光线折射后的落点,若凸度过大,物像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