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61749
【新教材核心素养】16.2 人体的感觉 第3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11322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3课时
,
八年级
,
生物
,
新苏科
,
答案
,
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6.2.3 人体的感觉(导学案) 1.能识别耳的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基本结构,明确各结构(如鼓膜、耳蜗、听神经等)的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能完整描述听觉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声波传导、振动转换、神经冲动传递及大脑处理的关键步骤。 3.能结合听觉形成原理,解释常见听觉损伤的成因,掌握至少3种保护听力的科学方法,养成爱护耳朵的良好习惯。 4.通过观察耳的结构、梳理听觉形成路径,培养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对人体感觉系统的认知。 【学习重点】 1.耳的三部分结构(外耳、中耳、内耳)及各组成结构的功能。 2.听觉形成的完整过程(声波→神经冲动→听觉)。 【学习难点】 1.理解鼓膜、听小骨在声波传导中的作用(振动转换与放大)。 2.解释保护听力措施的科学依据。 1.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与听觉形成直接相关的结构主要位于。 2.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分别具有收集声波和传导声波的功能;中耳包含鼓膜、听小骨和咽鼓管,咽鼓管能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内耳中的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能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目的是保护鼓膜,避免其因内外气压差过大而受损。 活动一:认识耳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与梳理:结合耳的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下表,明确耳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耳的组成 具体结构 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声波 外耳道 传导声波 中耳 鼓膜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 传递并放大振动 咽鼓管 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内耳 耳蜗 含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前庭、半规管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维持身体平衡 听神经 传递神经冲动至大脑 讨论:为什么鼻咽部有炎症时容易引发中耳炎?(提示: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活动二:梳理听觉的形成过程 小组合作:结合耳的结构功能,推导听觉形成的完整路径,用箭头图表示: 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案例分析: 某同学因鼓膜破损导致听力下降,属于传导性耳聋,原因是鼓膜无法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声波传导受阻; 另一位同学因听神经受损听不到声音,属于神经性耳聋,原因是听神经无法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总结:听觉的形成需要耳的结构完整和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任一环节异常都会影响听力。 活动三:探究听力保护的方法 情景讨论:针对以下情景,分析正确的应对方式及原理: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原理是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 耳道内耳垢较多时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避免用尖锐器具掏耳朵损伤外耳道或鼓膜; 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口香糖或张口,目的是通过咽鼓管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拓展思考:列举生活中其他损害听力的行为(如长期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并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总结:保护听力需从避免损伤耳的结构、维持耳内正常环境等方面入手,养成科学用耳习惯。 1.“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优美的歌声萦绕耳畔。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分析】图中①半规管,②耳蜗,③咽鼓管,④鼓膜。 【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②耳蜗,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耳的结构中,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前庭和半规管 D.耳蜗 【答案】C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