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1753

【新教材核心素养】16.4 人体的运动 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848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时,八年级,生物,新苏科,答案,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6.4.1 人体的运动(导学案) 1.能说出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明确骨骼的分类(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及成年人骨骼数量(206块),阐述骨骼的支撑、保护功能。 2.掌握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及各部分功能,理解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2.长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及各部分功能。 【学习难点】 理解骨膜、骨质、骨髓在骨的生长、修复和造血中的作用。 1.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其中骨是运动的基础。 2.人体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成年人共有206块骨。 3.长骨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骨膜、骨质和骨髓,其中骨膜与骨的生长和再生有关。 活动一: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与骨骼功能 自主梳理:结合教材示意图,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骼的分类: 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骨骼分类:头骨(保护脑)、躯干骨(保护内脏)、四肢骨(支撑身体、完成运动) 讨论:骨骼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提示:支撑、保护、参与运动) 实例分析:为什么下肢骨比上肢骨更为粗壮?(提示:下肢承担体重和运动功能) 活动二:观察长骨的结构与功能 实验观察:结合长骨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梳理长骨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完成下表: 结构 位置 功能 骨膜 骨的表面 含血管(提供营养)、成骨细胞(骨的生长和再生)、神经(感受刺激) 骨质 骨膜内侧 骨密质(致密坚硬,抗压力强,位于骨干);骨松质(疏松多孔,位于骨两端,承受压力) 骨髓 骨髓腔和骨松质空隙 红骨髓(幼年时造血);黄骨髓(成年后骨髓腔中,失血时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思考:骨折后骨能愈合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发挥作用)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能不断分裂、分化,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使骨折部位逐渐愈合。 一、单选题 1.成年人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接而成,这些骨可以分为( ) A.颅骨、躯干骨、附肢骨 B.额骨、肋骨、附肢骨 C.颅骨、躯干骨、股骨 D.额骨、肋骨、股骨 【答案】A 【分析】人体共有206块骨,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骨架———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详解】A.成年人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这些骨按照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大部分,故A符合题意。 B.额骨是颅骨的一部分,它不能与肋骨、附肢骨并列作为骨骼的分类方式。骨骼的分类是按照整体部位进行的宏观划分,而不是将某一类骨中的具体骨与其他不同层次的骨进行组合,故B不符合题意。 C.股骨是下肢骨(属于附肢骨)中的一块具体骨,不能与颅骨、躯干骨这种按部位划分的类别并列。这种组合不符合骨骼分类的逻辑,故C不符合题意。 D.额骨属于颅骨,肋骨属于躯干骨,股骨属于附肢骨,它们分别是不同部位骨骼中的具体骨,不能作为骨骼的整体分类方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与骨的长长有关的结构是(  ) A.红骨髓 B.软骨层 C.骨膜 D.骨质 【答案】B 【分析】(1)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骨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2)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骨的长长与长粗。 【详解】A.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幼年时,骨髓腔内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时,黄骨髓会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所以红骨髓与骨的长长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骨的长长是依靠软骨层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