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1754

【新教材核心素养】16.4 人体的运动 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新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6次 大小:9101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课时,八年级,生物,新苏科,答案,导学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6.4.2 人体的运动(导学案) 1.明确骨连接的三种形式(不活动、半活动、活动连接),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及“牢固性”“灵活性”的结构基础。 2.了解人体骨骼肌的分类(头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掌握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及特性,理解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3.结合屈肘、伸肘动作,分析骨、关节、骨骼肌的协同工作机制,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认识关节损伤的原因与保护方法,懂得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意义,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1.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牢固性、灵活性)。 2.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以及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3.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 【学习难点】 1.分析关节结构如何同时实现“牢固”与“灵活”的双重特性。 2.理解屈肘、伸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收缩与舒张协作关系。 1.骨连接的三种形式分别是不活动连接、半活动连接和活动连接,其中活动连接是运动的主要骨连接形式(关节)。 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囊外的韧带增强关节的牢固性,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强关节的灵活性。 3.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受刺激会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两者协作关系相反,说明运动需多组骨骼肌协调配合完成。 活动一:分析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自主梳理:结合关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表: 关节结构 功能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 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 包裹关节,分泌滑液,韧带加固,保证牢固性 关节腔 容纳滑液,减少运动时骨与骨的摩擦,增强灵活性 讨论:关节为什么既牢固又灵活?(提示:牢固性依赖关节囊和韧带;灵活性依赖关节软骨和滑液) 实例分析: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关节损伤?(提示:运动前热身、避免用力过猛等) 活动二:认识骨骼肌的结构与特性 观察与总结:结合骨骼肌结构示意图,说出其组成与特性: 组成:肌腹(中间部分,红褐色,能收缩)和肌腱(两端,白色,附着在不同骨上) 特性:受到刺激主要是神经传来的兴奋)会收缩,舒张时恢复原状。 思考:骨骼肌的两端为什么必须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提示:若附着在同一块骨上,收缩无法牵引骨运动) 活动三:体验骨骼肌群的协作关系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完成屈肘、伸肘动作,感受上臂肌肉变化: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总结:人体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而是由多组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完成的。 拓展:分析跑步、跳跃等动作中,下肢骨骼肌群的协作特点(提示:多组肌肉交替收缩与舒张)。 1.跑步方法不当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下图中表示关节软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1)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 (2)题图中:①是关节囊,②是关节头,③是关节软骨,④是关节窝。 【详解】A.①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A错误。 BD.②是关节头,是关节面的一部分,与④关节窝共同构成关节面,BD错误。 C.③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跑步方法不当易引起关节软骨损伤,C正确。 故选C。 2.病人膝盖疼痛时,医生建议注射玻璃酸钠溶液缓解,玻璃酸钠溶液是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