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8039

摇篮曲 课件+教案+视频

日期:2024-06-1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05856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摇篮曲,课件,教案,视频
    摇篮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甜美的音色,抒情优美的演唱《摇篮曲》。 2学情分析 通过摇篮曲这种体裁的学唱和欣赏,使学生深切体会、理解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与感恩。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优美抒情的演唱《摇篮曲》。 2、教学难点:了解《摇篮曲》的音乐风格,感受、体验其速度、力度、情绪、节拍等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一、导入 1、图片、音乐导入。 2、教师的小结与过渡引导。 活动2【讲授】新授 ~二、新授 (一)歌唱教学 1、初次聆听,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情绪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歌曲情绪把握与简析: 3、作者介绍: A、作者生平: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代表人物之一。 勃拉姆斯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曾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尊称为“德国三B”,在欧洲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B、代表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交响曲》、《匈牙利舞曲》、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声乐作品《摇篮曲》等。 C、创作风格: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既有古典式的庄严和稳重,又有浪漫式的热情和奔放。他擅长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善于吸取民间音乐素材。 4、学唱歌曲: 5、情景表演: (二)、知识拓展: 1、摇篮曲风格特征的总结: (1)对比欣赏 A、莫扎特的《摇篮曲》 B、摇滚版的《摇篮曲》 (2)讨论总结: 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特征:平静、徐缓、优美,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的热诚祝福。 节拍节奏:多用4/3、4/4、8/6等。 2、总结摇篮曲的体裁: 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3、介绍世界上较著名的几首《摇篮曲》 舒伯特(奥地利)《摇篮曲》 莫扎特(奥地利)《摇篮曲》 勃拉姆斯(德国)《摇篮曲》 4、民歌与流行歌曲中的《摇篮曲》(丰富学生音乐视野) A、民歌: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师亲自范唱) B、流行歌曲:动力火车《摇篮曲》 (播放CD音乐) 活动3【活动】拓展 ~三、拓展延伸:———体会母爱、学会感恩 1、观看三组图片,激发情感。 2、配乐诗朗诵———《感恩母爱》。 3、对母亲说句心里话。 让学生将在这节课上感受到的爱,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4【作业】作业 背唱《摇篮曲》 课件24张PPT。 各位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欣赏图片,为其选择合适的音乐背景———音乐一 音乐二 【课题】聆听歌曲:《摇篮曲》 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主要作品: 《魔王》 《野玫瑰》 《圣母颂》 《小夜曲》 声乐套曲《冬日的旅行》等。学唱歌曲1=G 的含义 以G(SAO)做为主音,以此排列产生的新调式,称为G大调。请你来表演 请你扮演一次父母的角色,抱着宝宝,唱着摇篮曲,哄她入睡,注意歌曲的律动。 知识探究——— 《摇篮曲》 的风格特征 摇篮曲——— 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音乐力度速度 曲调节拍节奏缓慢、抒情、旋律平稳较弱、温存、亲切、安宁摇篮曲的特点 世界上较著名的几首《摇篮曲》 舒伯特(奥地利)《摇篮曲》 莫扎特(奥地利)《摇篮曲》 勃拉姆斯(德国)《摇篮曲》 请大家对比欣赏两首摇篮曲,感受体验歌曲情绪与风格。 A、莫扎特 《摇篮曲》 B、摇滚版 《摇篮曲》其他体裁的《摇篮曲》——— A、民歌: 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B、流行歌曲: 动力火车《摇篮曲》———人类的母爱———动物界的母爱这是一种怎样的母爱啊?! 感恩母爱 谁在冷时为我们加衣? 谁在饿时为我们烧饭? 又是谁在我们失败时给于安慰,成功时给于鼓励? 是母亲,平凡而又厚重的爱。 您凝结了我的血肉 , 教育我成人、成才 。 您用爱心的针,穿引耐心的线, 为我织就了温馨的家园。 日子象走在常有风雨的路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