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进行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让学生感受深切的爱国情怀,感受音乐的进行曲的速度,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2、教学过程和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知识与技能: 了解进行曲的歌唱特点。 2学情分析 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必学歌曲,c大调,2/4拍,三段体结构,曲调 流畅,节奏规整,气势宏大,形象地抒发了革命军人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 作于1939年7月。此曲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首。在解放战争时期,歌词作了一些修改,改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歌。歌曲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开始是简短的、冲锋号式的引子,同音反复铿锵的节奏使人振奋。第一部分的四个乐句,基本上是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发展而成,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具有坚韧的性格,象征着人民军队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 第二部分的第一、二乐句;是第一部分第一乐句的变化反复,接着出现了连续进行的自由模进,把歌曲推向第一个高潮。第三部分的开始,出现了戒马倥偬的抒情音调,使歌曲具有"战地黄花分外 香"的动人色彩。接着,即以这个乐句为基础,并结合引子的音调、节奏,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壮音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 3重点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一)播放视频: 1、中国阅兵仪式片段。 2、中国原子弹的爆发。 3、中国战斗机第五歼灭机。 4、中国航母。 5、中国天宫二号对接。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中国阅兵仪式,中国军事上的成就,向世界展 示中国人的强大,展示中国人的军威,也展示中国军队成长壮大的历程,中国人民军队从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的成立,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她就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一时期都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热情歌颂我们的人民军队,请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教师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听(初听,感知音乐的情绪) 师:播放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问: 1、这首歌曲的名字。 2、歌曲的伴奏乐器。 3、歌曲的节奏特点。 4、歌曲情绪。 同学观看视频,同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刚才我也仔细看了看,有的同学会唱,能小声跟唱,对,这首歌曲是歌唱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我们还知道许多歌唱军队的歌曲,比如: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二)歌曲创作背景: 师:下面需要我们知道的是,看看这么有气势的歌曲是谁写的? 作者简介:词:公木 原名张永年、张松甫,现名张松如,河北束鹿(现辛集市)人。 曲:郑律成 著名作曲家。1914年出 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一个贫苦家庭。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律成。我们小学 时候学的歌曲《我们多幸福》,也是他的作品。 背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195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