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卡·马努马努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洋洲音乐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哈卡.马努马努》、《拉卡拉卡》大洋洲舞蹈的了解,根据音乐创作舞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舞蹈《哈卡·马努马努》《拉卡拉卡》的欣赏,了解大洋洲原住民音乐的特点,以及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地理知识也有所接触和了解。学习大洋洲音乐可以结合人文地理和历史知识来带出音乐。让历史地理和音乐相结合,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大洋洲音乐简况和特点,体验每首作品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大洋洲音乐资料较为缺乏,所以理解音乐特点比较困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景启示: 由悉尼歌剧院图片导出澳大利亚、由此导出大洋洲。 师提问:歌剧院属于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属于哪个大洲 生:悉尼歌剧院属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 师:今天,我们就到大洋洲去环球一番。谁来分享一下,你对大洋洲的了解 (地理、人文等) 生:大洋洲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陆地面积约897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 师补充: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人口2600万,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设计意图:了解大洋洲的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和历史背景。 【信息技术应用点】利用课件功能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图片。 活动2【讲授】(二)问题引导: 师提问:同学们了解的大洋洲的音乐有哪些 生:小学学过的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 师介绍大洋洲音乐:等质性和多样性。等质性:大洋洲的居民大致都是海洋民族、特别是波利西亚和密克罗民西亚人、很多都是熟知有关天文和潮汐的知识。掌握了出色的航海术…有共同的生态环境、演奏音乐的场合相似,制作乐器材料相似形成了大洋洲音乐的等质性。多样性:虽然大洋洲的居民大多属于海洋民族但也有少数的内陆和火山民族。也就是在欧洲人来到大洋洲后,较多地接受了欧洲音乐的影响,具有较为浓郁的欧洲风格特征的音乐。由16世纪为分界线、16世纪之前为土著居民时代也称(传统时期)16世纪后为欧洲殖民者侵入时期(现代时期)。正因如此使其音乐也发生变化、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所分。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及多媒体播放一系列图片,再介绍大洋洲及其音乐特点,会让学生更乐意接受,容易接受。 【信息技术应用点】利用课件功能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图片及歌舞片段。 活动3【活动】(三)活动探究: 1、环球第一站,马克萨斯群岛 A、教师简介有关“马克萨斯群岛”的概况及其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 马克萨斯群岛位于大洋洲中南部法属波利尼西亚北部群岛。由6个较大火山岛和附近一些小岛组成,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来到马克萨斯群岛就要欣赏大洋洲原住民追求崇尚自然的音乐美的代表性作品舞蹈《哈卡 马努马努》。 B、欣赏舞蹈,边听边思考: 师提问:《哈卡 马努马努》所模仿的是日常生活中所经常见到的自然界的哪种动物 表现了怎样的审美特征 生:模仿的“鸟”。表现出崇尚自然的审美特征。 师补充:“哈卡”是舞蹈,“马努”是鸟的意思。“哈卡马努”就是鸟的舞蹈。歌唱者的装饰是在手指尖上戴着白色的羽毛来模仿鸟的飞翔,所歌唱的内容也是日常生活,演出形式简朴而不装饰,演出者也就是欣赏者,自娱娱人,这些都表现出崇尚自然的特征。 C、分段欣赏舞蹈并模仿动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问题法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点】利用课件功能在电子白板上播放视频。 2、环球第二站,汤加 A、教师简介“汤加王国”。 师:汤加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赤道附近,是由17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其中36个有人居住,大部分为珊瑚岛。并且一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来到汤加,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