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642359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4-06-0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20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山丹,开花,红艳艳,教学设计
  • cover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茉莉花》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与音乐特点;感受到优秀的音乐文化源头是扎根在人民大众之中的。 3、知识与技能: 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 2学情分析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茉莉花》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感知和体味我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扩大艺术视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和体味民歌的基本概念和山歌、号子、小调三种体裁类型及特点,感受到优秀的民歌来源于生活,是在人民大众之中产生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播放小提琴演奏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学生进入教室。 感知与体验 一、导入 出示三幅图片,欣赏教师钢琴弹奏一段民歌主题片段,音乐表现了哪张图片上的内容 说明:“听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演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强化审美体验。熟悉主题旋律,为后面欣赏原生态的歌曲作铺垫,能让学生立刻进入到当地的音乐风格中。 二、赏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欣赏阿宝演唱的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这段歌曲的风格特点。 2、知道“信天游”,通过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3、了解“山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师生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段。 5、欣赏视频 思考:这段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感受这段歌曲第二部分 “一领众和” 的风格特点。 6、了解“号子”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7、熟悉主题(第二乐段片段):请看着谱例,演唱主题旋律 说明:整首民歌由两类音乐体裁创编而成,在了解基本概念与特点之后,通过领唱与合唱的形式,表现和体验“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与掌握不同民歌体裁类别的风格特点。 8、学生即兴创编“号子” 模仿劳动号子的形式,创编情景,并用“一领众和”的方法演绎出来。 三、赏析《茉莉花》: 1、跟着钢琴,演唱P31《茉莉花》。 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思考:和刚才演唱的《茉莉花》有什么地方不同 3、听音乐,用苏北方言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说明:通过“聆听———思考———模仿”的方法,感受用苏北方言演唱的茉莉花,通过模唱,了解苏北方言中部分字、词的读音和音调,并运用到歌唱中,在复习、巩固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的同时,还体验了当地民歌的地方风味。 4、欣赏与比较: (1)欣赏河南《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 歌词: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旋律: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2)欣赏山西《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进行比较: 歌词: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旋律:A.完全相同 B.大多相同 C.略有相同 D.完全不同 5、了解“小调”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6、归纳: (1)民歌的流传方式:口头传唱。 (2)在流传过程中人们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语言和地方音调融入这些民歌中,在改编与再创作中体现了民歌传唱中的变异性。 说明:通过“赏析———比较———思考”的方法,对比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民歌在口口相传中的变异性;知道民歌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民歌在传唱中的变异与再创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和热爱家乡的文化热情。 拓展欣赏:———寻找《茉莉花》 1、选择喜爱的视频、观看 女子十二乐坊,歌剧《图兰朵》,申博宣传片,雅典奥运会 2、小结: 那么多版本向我们展示了风格各异的《茉莉花》,民歌《茉莉花》在不断发展和变异中甚至走出了国门,成了东方文化的使者,登上了世界的大舞台,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