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拉丁美洲音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拉丁美洲的民间歌曲、乐曲及舞蹈,学生能够感受体验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拍击舞蹈节奏、学跳伦巴、桑巴等音乐活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并能对这种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 3、通过对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欣赏与体验,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 2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对拉美音乐了解较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运用音乐本体语言的力量,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欣赏———思考———讨论———分析———探究———体验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奠定学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总结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用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分析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生命之杯》 2、提问:这首歌曲出现在那个体育比赛上 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热烈的节奏、奔放的旋律、火辣的情感) 师:《生命之杯》这首歌曲是98年世界杯的主题曲,是由拉丁美洲歌手瑞奇 ·马丁演唱的,他的风格热情奔放、富有动感,是属于拉丁美洲的音乐。喜爱足球的同学们对于阿根廷、巴西、乌拉圭、这些美洲国家应该并不陌生。这片土地不仅造就了世界优秀的足球队,也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拉美音乐。这节课老师就要带同学们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拉丁美洲,进行一次奇妙的音乐之旅! 二、新课教学: (1)、介绍拉美音乐 1、播放《拉美文化综述》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短片中介绍拉美是由哪三大人种相互混居,文化相互影响的 ” 2、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师:拉丁美洲位于世界的哪个位置呢 (课件屏示拉丁美洲政区图) a、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统称为拉丁美洲。我们所熟悉的拉丁美洲国家有巴西、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 b、从古代开始,印第安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印第安人文化。 c、但是从16世纪初开始,拉丁美洲各地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大批欧洲移民带来欧洲的音乐,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于是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风格。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属于拉丁语系,所以这个地方叫拉丁美洲。 师: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三个方面来体验感受拉美音乐:一个是印第安传统音乐,一个是混合型音乐,另一个是拉丁美洲火辣、动感十足的舞曲。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印第安传统音乐。 (2)了解土著印第安人的音乐 1、阅读课本文字介绍 师:这三大文化区域的音乐各具特点:玛雅人的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常使用敲击乐器:木鼓、竹笛和海螺与葫芦制成的摇铃,是阿兹台克人的创造;印加人则善于演奏芦笛 2、听芦笛曲《鹰》介绍芦笛 芦笛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3、看视频《芦笛演奏视频》 师:印第安人属于亚洲蒙古人的分支,它的乐器跟我国的排箫相似,说明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3)、听《飞逝的雄鹰》 ①刚才听到的两首曲子的旋律都是采用印第安民歌《飞逝的雄鹰》 ②背景及乐曲介绍:秘鲁在巴西的左边,智利的上方。这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秘鲁民歌。印加王在领导一场反抗西班牙的起义中被害,死后变成了一只雄鹰,永远翱翔于安第斯山上。体现了秘鲁人民对自由的追求不息。 ③听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 ④欣赏全曲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 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i5—5这样带有大调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