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53664

第一章第三节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课件+教案+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3652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课件,教案,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单元 一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②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能力目标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②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重点 1.知道“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巴斯德实验”过程 难点 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腐败,这是谁搞的“恶作剧”呢?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 猜测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探究的基本过程19世纪中期,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一个巧妙的探究实验找到了答案。巴斯德认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他设计了探究实验来验证了他的看法。”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运用正确的生物学探究方法,才能科学地认识生命现象。巴斯德正是正确的运用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证明了使食物变质的元凶是微生物。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巴斯德的实验分步进行分析: 2.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这样就排除了肉汤中含有微生物的干扰。3.肉汤放凉后,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肉汤的变化 。3天后,A烧瓶里的肉汤中变质;B曲颈瓶里不但没有微生物,而且直到4年后,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在这里,A瓶是让进入微生物,与B瓶进入对照的,我们称之为对照组。B瓶只控制了不让微生物进入,我们称为实验组。微生物的进入与否我们称之为变量。变量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想一下,在巴斯德的实验中,变量是什么?[曲颈瓶中微生物的有无]4.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 空气,这样空气和微生物都可以进入肉汤,所以肉汤变质了,可以得到结论,是来自空气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这样的实验前后对照,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我们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的步骤和现象巴斯德的实验设计如下:1.把肉汤分别注入两个烧瓶里。A是普通烧瓶,瓶口竖直向上;B 是瓶口拉长呈“S”形的曲颈瓶。两个烧瓶的瓶口都是敞开的。2.把A、B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分别煮沸,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4.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一般都是在理想条件下,排出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条件都处于理想状态。你能说出在巴斯德的实验中,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B为实验组,A为对照组]我们列表对实验进行分析。用具变量现象结论对照A直颈烧瓶微生物能进入变质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实验变量不同,其他相同。B曲颈烧瓶微生物无法进入不变质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提出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微生物,还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其内引起的?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巴斯德证明自己假设的过程, 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