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05478

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238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版,历史,八年级,第一,单元,一课
  • cover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 分组:依据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兴趣分成若干组。 了解:教师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 设计:精心编排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需要的问题。 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引导学生搜集、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历史材料,培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十五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 知道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吗? 知道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吗? (多媒体出示:虎门销烟和林则徐的图片) 学生:虎门销烟。 学生:林则徐。 学生:鸦片战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完全正确。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第一课时———鸦片战争。 (出示:第一课鸦片战争) 【评定: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教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请同学们提出希望在本课探究的问题。 学生:相距遥远的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鸦片的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学生:林则徐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鸦片战争中,处处可见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涌现了关天培、陈化成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为什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呢? 学生:“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该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 学生: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也是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音像资料,同时思考以下问题: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出示相关问题) 教师:找到答案的同学请回答? 学生:老师,你播放的相关音像资料,效果很好,它不仅生动再现历史的情境,也使我们获得了新知。我认为,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教师:为什么矛头不是其它国家呢? 学生:中国是西方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旅行纪中这样描述过,东方遍地是黄金,更是激起了西方对中国的向往。在清康熙帝时,英国曾有使节到中国访问,结果无功而返。 教师:为什么不直接把商品卖给中国,何必走私鸦片呢? 学生:中国当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外国的商品很难在中国销售出去。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中,英国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处于出超。于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 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