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29600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12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
  • cover
【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教案 地震防护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 2、相关网站   3、小礼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2、学生交流感受。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1.学生分小组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师: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地震发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汇报:   师总结: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   师:那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我们已经知道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2.研究地震成因   师: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之前所学的方法,来推测一下:地震的成因?   ????????????学生猜测。   师:大家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出示课件。(1-7张)   3.教师课件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教学过程:   回顾概括上节课知识要点,引入新课。   一、认识地震前兆   师: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课件展示)   1.爱国教育   师: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   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同学们身上。   2.避震小知识   师: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汇报。(10分钟)   老师再补充一点,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这是前提,是至关重要的。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师:对于不同场合的自救方式同学们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不同场所避震方法   ◆学校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1、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