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7张PPT。教材分析 《可爱的中国》是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珍惜”单元里的一篇精读文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方志敏在狱中遗作的节选部分。文章揭示了 70年前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的境况,文章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整篇文章洋溢这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表达了他想要改变凄凉现实的迫切心情和对未来中国充满希望、充满深情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阅读理解课文,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 3、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 4、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5、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爱国的启发和感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昌盛……),你知道吗?75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方志敏烈士就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作者介绍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参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入狱。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背景资料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诚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蛮野蛮 蛮不讲理剥剥削 生吞活剥仇仇恨 仇敌疫瘟疫 疫苗携携带 携手弊弊病 作弊奸奸臣 奸猾瘟瘟疫 瘟病憎憎恨 憎恶mánbōchóuyìxiébìjiānwēnzēng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残暴— 近义词: 凶残 尊敬— 尊重愚昧— 愚蠢 贫穷— 贫困 凄凉— 凄惨 蹂躏— 践踏 残暴— 反义词: 仁慈 尊敬— 轻视 富裕— 贫穷 愚昧— 聪慧 悲叹— 喜悦 活跃— 呆滞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剥削:无偿地占用别人的劳动或产品。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0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审计署壮丽山河的描述和对侵略者的鞭挞,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1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我们的祖国母亲是可爱的。第二自然段:述说母亲的哭述及“我们”的内疚。 第三自然段:发出呐喊,唤起全国民众要为拯救母亲而战斗。 第四自然段:文章高潮,讲述目前中国的状况,展望未来的光明景象,表达对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 第五自然段:坚定地相信中国很快会实现美好的未来。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想想,用一句简短的话或小标题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2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