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717724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

日期:2024-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66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生物,下册,7.2.2,因在
  • cover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二节,主要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本节课既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3) 掌握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2.能力目标 (1) 通过对染色题、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推导能力; (2)培养学生在观察现象或生物学习过程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因的位置是了解基因遗传规律的基础,所以我把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重点。本课的核心知识就是基因的传递过程,所以我把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及基因的传递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基因的传递是一个抽象的微观动态过程,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初中生逻辑思维虽然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但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感性经验,因而在对基因的遗传认知过程中,学生存在着一定困难。但学生对遗传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是有利条件。 三、教学方法 1、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与学情特点我在教法选择上,把握化抽象为形象这一原则,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本节课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总结归纳相结合的教法。 2、说学习方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落实这一理念我选择了以下学习方法:自主质疑、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体验感知等。 四、教学程序 通过对课准、教材的把握,结合学情,我的教学设计思想是:以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激发学习兴趣为原则;通过创设递进式问题情景,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进行观察思考、大胆猜测、及时交流、教师适时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与基因的传递规律,系统地构建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逐步揭示教学的重难点;2、充分利用活动体验、模型直观教具和简洁的板书,将抽象、复杂的遗传原理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3、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我的教学思想将在以下四个过程得以体现:自主质疑--探究解疑--总结深化--检测提高 第一过程--自主质疑 引导学生观察姚明母子的照片,找出他母子相同的性状,引入课题,并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课题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这样处理一是为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是给学生创造自主设疑的环境,培养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过程--探究解疑 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自主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2个问题:即“基因的位置”与“基因的传递规律”。 关于“基因的位置”我采用了把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四个活动得以实现。看一看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做一做是让学生自己制作染色体模型建立感性经验。画一画:是要求学生用圆圈集合的形式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初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说一说是让学生用一句话简略地慨括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