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 3.3 神奇的水 教学设计 课题 3.3神奇的水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水的不同特点。2.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能力目标 1.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水能够产生毛细现象、溶解现象,会产生表面张力,了解水的其他本领。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水的其他性质。 重点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难点 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儿歌导入:(出示两则谜语)小水滴,个儿小。作用多,本领大。小草喝它冒新绿,小树喝它吐新芽。奶牛喝它奶水多,小猫喝它乐开花。禾苗稻谷都需要,土地庄稼全靠它!地球生命它养育,万物都要感谢它!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水是无色无味、会流动、没有固定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水的其他的特点。导入主题:我们了解了水的特点,那你们知道水其他神奇的特点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神奇的水》。 由儿歌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思维发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科学式样探究11会“爬”的水实验器材:面巾纸、塑料尺、带刻度的盛水的烧杯。实验目的:把面巾纸和塑料尺放进烧杯中,观察烧杯中水的变化。注意事项:实验中器材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器材,注意安全与卫生。我的观察报告2.思考: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什么现象吗? 水沿着有空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提示:由实验现象引出毛细现象的的概念。3.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毛细现象呢?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薄纸巾变成了和水一样的颜色。2)剪开花径,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插在红色水中的花变成了红色,插在蓝色水中的花朵变成了蓝色。3)把粉笔放进墨水里,粉笔上边变成了墨水的颜色。4)潮湿的墙根。5)把绳子放进不同颜色的水中,绳子变成了与水相同的颜色。6)用干布擦水。7)用毛笔蘸墨水写字。8)用墩布吸水拖地。4.思考:通过列举上边的这些物体发生的现象,你们怎么想?小结:它们都有小孔或缝隙,所以才会使水“爬”上来。过渡:我们知道了怎样采用不同的方法辨别不同的物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水,看看水的特点。(二)科学实验探究21.1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实验要求:★硬币在桌上要放平,不要碰撞课桌。★滴管离硬币近一些,要慢慢地滴,滴在硬币的中间。★边滴边观察,要蹲下来眼睛与硬币成水平方向来观察水在硬币上的形状。★如果水流出了硬币,滴数要减1。2.我的观察报告3.把回形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回形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的准不准。4.生活中还有哪些现在属于水的表面张力?雨滴、露珠、溅起的水滴、水黾( miǎn )在水上滑行过渡:我们认识了水的两种现象,那么你们知道水的压力作用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三)科学实验探究31.会“喷射”的水实验要求:(3)撕去胶布,观察射出的水流有什么不同。(4)如果抬高瓶子的位置,喷射的水流有变化吗?2.我的观察报告过渡:水除了压力,会让物体浮起来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四)科学实验探究41.会“托举”的水实验要求:(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记下大烧杯中的水位刻度。(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5)如果再加一个50克重的砝码,水位会有什么变化? (6)预测一下:加至200克砝码时,水位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