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67596

第4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 课件(10张ppt)+教案+反思+专家点评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6681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课,奇妙,活的,文本,课件,10张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教学反思 文本框是Word绘图工具所提供的一种绘图对象,它能够盛放文本、表格和图片等信息,它的线条、填充颜色、阴影样式、三维效果、透明度、大小、组合、叠放等设置非常丰富,并且可以将其放置于页面上的任意位置,使用文本框能实现特殊排版,创作出特色作品。文本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实用,使用技巧也很多,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文本框的作用;掌握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的操作;会进行文本框的移动、大小、线条、填充、组合等简单格式设置和操作,并能应用文本框制作贺卡等简单创作。 教学过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实践,切实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上注意充分发挥教材的范本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合作学习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 奇妙灵活的文本框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课,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在Word软件中对文本框进行“插入”、“调整”以及“美化”等操作,提高学生对文本框的操作效率。 本课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以不同版式的文本框出现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在Word软件中,怎样制作这些漂亮的文本框。第二个板块讲解新课:文本框的“插入”、“调整”、“美化”,紧接着就让学生“试一试”,并讲解这些文本框操作的小窍门。最后设置了一些练习,从而巩固本课操作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能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简单的文字排版的基础之上的。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如何在Word软件中录入文字,会进行文字的编排操作。根据四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已具有的知识水平,本课采用设置疑问、讨论研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操作演练等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将他们好问、好动的特点运用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来,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三、教学目标 ⒈ 知识与技能:认识文本框,掌握文本框的插入、文本框的美化。 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尝试、探索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出在Word中进行文本框操作的方法。 ⒊ 情感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教学重点 ⒈ 文本框的插入:插入文本框时,要删除“在此创建图形”画布较难操作。 ⒉ 文本框的调整: ⒊ 文本框的美化:没有美化的概念。 五、教学难点 文本框的美化:学生排版的文本框的大小、位置不规范。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PPT出示图4-1,提问:“横竖混排”的文章是怎么排版出来的?有没有同学知道怎样排出来的? ?2、PPT出示两首诗歌的文字。 师:我们提供了两首诗歌的文字,试试用你的方法排版出“横竖混排”的效果。 3、如果用以前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操作起来会很困难。 揭示课题:我们发现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很难排版出“横竖混排”的效果,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工具,它能很轻松的排版出“横竖混排”的效果,它就是“奇妙灵活的文本框”。 1、思考如何排版 2、学生尝试操作 提出疑问 尝试解决问题,引出课题 揭示课题 新 课 插入文本框 1、什么是文本框呢?启动Word,选择“插入———文本框———横排”(PPT出示图4-2),页面上会出现一个被称为“画布”的方框,在这个工作区内,像画长方形那样拖动鼠标,拉出一个长方形框,这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