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021293

3.3《两极相遇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283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两极相遇了,教学设计
  • cover
《两极相遇了》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两极相遇了》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是在认识“磁铁有两极”和“两极指南北”两课的学习之后,进一步指向“磁场”教学的第三课。 本课教材由四个环节组成:第一部分是提出和聚集问题。通过引入活动“磁铁长龙”中条形磁铁的两极相遇时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同时引发疑惑,产生本课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根据条形磁铁两极相遇时会出现吸引和排斥的经验,推测猜想其他形状的磁铁(如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圆形磁铁)是否也会出现吸引和排斥的现象?引起探究欲望,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搜集相互作用的证据。第三部分是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找出磁铁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第四部分是拓展运用。运用磁极相互作用的原理完成简单的拓展任务或者设计简单的磁铁游戏。 二、科学知识目标 主要概念:6.5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学习内容:6.5.2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本课学习目标: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三、进阶起点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多种形状的磁铁、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引铁制品、能隔空吸引铁制品、磁铁有两极)、磁铁的用途(能指南北)等知识。 2.学生已有的事实经验 经过大量的前测数据(发放前测单152份)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磁铁两极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已有深入的感知,但他们只停留在用颜色来发现规律的浅层次思维上。通过谈话了解到95.8%的学生在描述吸引和排斥的时候认同:相同颜色相互排斥,不同颜色相互吸引。 很明显,科学概念中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颜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深入分析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学生对于磁极的概念并未完全掌握;2.学生还没学会利用事物的本质进行科学的观察活动。 3.学生的思维特点 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二年级学生对于科学课堂已逐渐适应,对于发现问题———猜想验证———观察交流的逻辑思维步骤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会,这为本节课继续深入学习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借助示意图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借助现象得出结论并形成概念时的证据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玩“磁铁长龙”,能说出磁极的相互吸引与颜色无关。 2.通过“磁铁对对碰”实验,能向同桌阐述相同磁极相斥,不同磁极吸引。 五、评价任务 1.能利用“颜色证据”阐述磁极的相互吸引与颜色无关。 2.能利用搜集到的多种证据,向同桌有依据地讲述相同磁极相斥,不同磁极吸引。 六、进阶点和进阶层级预设 结合进阶起点和预设目标,分析学生可能存在以下思维障碍: 1.磁铁的两极之间什么时候相吸?什么时候相斥? 2.为什么两个磁体间会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结合上面的分析,对应进阶点设置了进阶起点和目标如下表所示: 概念发展维度 能力发展维度 表现标准 水平1 磁铁能吸在一起。 看到磁铁吸在一起。 能让磁铁吸在一起。 水平2 磁极会相互吸引,且与颜色无关。 关注到颜色与磁极的吸引、排斥无关。 能用“颜色证据”阐述磁铁相吸、相斥的原因。 水平3 条形磁铁相同磁极相斥,不同磁极相吸。 观察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能说出条形磁铁两个磁极间存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水平4 任意形状的磁铁相同磁极相斥,不同磁极相吸。 观察到其他形状的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能说出任意形状的磁铁两个磁极间存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水平5 解释相吸、相斥的一些生活现象。 从生活现象中提取出有关磁现象的信息。 可以解释或预测与磁极相互作用有关的事件。 七、进阶途径和教学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