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29973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0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
  • cover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概述血液循环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 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 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 五、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血管类比纵横交错的公路,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实验构建概念———利用概念事实帮助学生构建概念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并没有机会真正观察过血管。本节首先安排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利用实验录像,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小鱼尾鳍内存在三种血管。通过比较辨别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方向,分析资料,构建动脉和静脉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小鱼的血液流动,认识小鱼的血液循环,初步建立起相对于抽象的血液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心脏之间流动的概念关系图。 3.制作完善概念———从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理解概念 在获得小鱼血液循环的知识后,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血液循环的模型图,在“做中学”,进一步加深对血液循环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情景导入———引出前概念 展示图片:交通图 播放血液循环模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你想看到血液在体内流动的情景吗? 阅读资料 思考问题 利用矛盾的事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实验探究———构建概念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实施实验。 巡视指导。 播放视频 分析实验结果。 提出疑问: 1、小鱼尾鳍内的血流速度一样吗? 2、小鱼尾鳍内血管内径一样吗? 3、血液流动的方向一样吗? 4同学们观察到几种血管呢?如何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补充回顾,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引导分析血液流向。 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流动的,哪条血管的血液是从心脏流出的呢?请大家结合图片,仔细分析 “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