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61590

科学三年级下冀教版4.13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8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学,三年级,下冀,教版,4.13,导体
  • cover
13 导体和绝缘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 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 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 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计划。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曲别针、铁片、铜片、塑料片、干木片、气球、铝片、橡皮、玻璃片、陶瓷片、科学记录表等。 教师:演示用的电路装置、自制教具--水导电性检测器、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听徐老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出示课件)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天傍晚,邻居家电线老化而突然引发房顶着起大火。情急之下,我妈妈端起一盆水给了邻居,他不假思索就把水泼向着火的房顶,只听啪的一声,邻居不知怎么回事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倒在地,盆子也摔倒了一旁,而且火也没有扑灭。这时,另外一个人拿起一根干木棍抡起来把电线打断,后来在大家帮忙下用水把大火扑灭了。 请问,我的邻居被什么东西推倒在地了呢?而为什么另外那个人用干木棍打断电线而没有事呢? 预设:生回答水导电,人被点推倒的,干木棍不导电。 师: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研究电的知识--《导体和绝缘体》(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认识实验材料 师:为了避免危险发生,我们是不是应该了解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呢?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些物品,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边贴边认识)曲别针、铁片、铜片、塑料片、干木片、气球、铝片、橡皮、玻璃片、陶瓷片。 认识电路检测器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物品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 生:做实验。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做实验,来了解哪些物品容易导电哪些物品不容易导电。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科学仪器--电路检测器。请看,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电路必须有电源(电池),用导线从电池的正极连接到用电器(灯泡),再由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这样灯泡就会亮起来。现在我把导线截断,这就是一个电路检测器。我把待测的物体把电路连接起来,如果它能导电,灯泡会怎么样?如果待测物品不能导电灯泡就?(生:灯泡就不亮) 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大胆的猜想是科学研究成功的启航,你认为这些物品哪些能使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呢,让我们发挥小组集体的力量,小组讨论,并由记录员把你们小组认为能使灯泡亮起来的物品在记录表内物品的序号上打对勾,如果不确定的可以打半对勾。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小声,避免影响其他组同学,我们看哪个组讨论的最快最精彩,好,开始! 汇报猜想 由一个小组的汇报员投影仪展示并汇报猜想结果,其他小组说不同的猜想结果。 小组实验 看来大家的猜想结果有很大不同,到底谁的正确呢,我们还需要亲自动手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 先由操作员把铝片插到电路检测器上检验灯泡是否亮起来。 让我们按照黑板上的顺序检测物品。 观察员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汇报给记录员,记录员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表。 做完实验后操作员整理实验器材。 小提示:尽量把物品连接牢固,每件物品多做几次,一定要把按钮按到底哟! 汇报结果 把物品分类,师生总结:能让灯泡亮起来的物品都是金属,我们把容易使电流通过的物品成为导体。不能让灯泡亮起来的物品是非金属,它们不容易使电流通过,我们称之为绝缘体。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边画边读(生齐读) 利用水导电检测器探究水的导电性 师: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