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磁针与南北 第三课 两极相遇了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2.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 3.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两极相遇了》,内容呈现方式以游戏活动为主,首先以“磁铁长龙”的活动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磁铁的两极相遇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紧接着通过“磁铁对对碰”的活动让学生搜集证据,从而在观察、比较、归纳中得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最后通过“寻找丢失的名字”活动,拓展学生思维,迁移应用本节所学。 学生分析: 在探究能力上,二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科学学习,对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探究流程已经比较熟悉, 为本节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在生活经验上,二年级学生知道磁铁有相互吸引和排斥的现象,但不会用科学术语表述,更不清楚该现象与磁极的关系,甚至很多学生有“磁铁相吸、相斥现象与颜色有关”的错误概念,尚需本节课探究解决。 二、学习目标: 1.按要求操作实验活动,并及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 2.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 3.运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解释磁悬浮现象等生活中的问题。 三、学习重点: 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 四、学习难点: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与颜色无关。 五、教学准备:教材、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课件、条形磁铁、环形磁铁、U形磁铁。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图片展示磁悬浮汽车、磁悬浮花盆、磁悬浮地球仪等磁悬浮产品,组织学生尝试解释。 观察磁悬浮汽车、磁悬浮花盆、磁悬浮地球仪等磁悬浮产品,根据已有经验尝试解释。 1.考察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2.引入课题。 活动一:磁铁长龙 准备不同颜色的磁铁,组织学生将所有的条形磁铁排成一列纵队。 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颜色的磁铁排成一列纵队。 1.寻找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2.让学生初步感知相斥、相吸现象。 交流一:活动发现 组织学生对“磁铁长龙”活动的体验进行交流,重点指导学生磁极相吸、相斥与颜色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条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与颜色无关。 班级交流“磁铁长龙”活动的体验,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归纳得出结论:条形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与颜色无关。 充分让学生通过交流来处理实验信息,并培养运用比较归纳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活动二:磁铁对对碰 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个条形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个U形磁铁,组织学生用任意不同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记录发生的实验现象,并巡回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从一个条形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个U形磁铁中,用任意不同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为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最终结论的得出搜集更多的证据。 交流二:活动发现 组织学生对“磁铁对对碰”活动体验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两次活动的结果,比较、归纳得出结论:所有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对“磁铁对对碰”活动体验进行班级交流,并综合归纳两次活动的结果,比较、归纳得出结论:所有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法得出结论的能力。 活动三:寻找丢失的名字 图片展示一个有磁极标示的条形磁铁、一个没有磁极标示的绿色条形磁铁、一个没有磁极标示的紫色环形磁铁、一个没有磁极标示的U形磁铁,组织学生想办法,给没有标示磁极的磁铁标出磁极名称。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给没有标示磁极的磁铁标出磁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