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乙烯和苯(学生版) 了解煤的干馏及其产物。 2.知道乙炔的物理性质,掌握乙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备。 3.知道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 4.掌握苯的硝化和溴化实验。 教学建议:可以在本节课开始的时候给大家看一个魔棒点冰的实验视频,(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做实验),学生肯定会觉得很神奇,为什么冰会燃烧呢,可以先让大家进行猜测,相互探讨其中的原因,老师可以在旁边给予一定的提示,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进而已经出本节要讲解的乙炔。 魔棒点冰 你知道冰块会燃烧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先在一个小碟子里,倒上1一2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未,然后滴上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它可以点燃酒精灯,也可以点燃冰块。不过,在冰块上事先放上一小块电石,这样,只要用玻璃棒轻轻往冰块上一触,冰块马上就会燃烧起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同学们之间相互探讨,激发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道理很简单。冰块上的电石(化学名称叫碳化钙)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化学名称叫乙炔)是易燃气体。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它足以能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使电石气燃烧,另外,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更使冰块熔化成的水越来越多,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电石气产生的也越来越多,火也就越来越旺 教法上主要为讲练结合,对于煤的分类建议让学生了解即可。 【知识梳理】 一 煤 1 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以及微量的硅、铝、钙、铁等元素。 2 煤的分类 根据含碳量由高到低,可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煤。 无烟煤 烟煤 褐煤 泥煤 3.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 煤干馏的成分是:“一油”,“一气”,“一炭”,“一水”。 产品 主要组成 主要用途 焦炉气 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粗氨水 氨、铵盐 氮肥 煤焦油 苯、甲苯、二甲苯 炸药、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酚类、萘 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沥青 筑路材料、制碳素电极 焦炭 炭 冶金、制电石、燃料、合成氨 (2)煤的气化和液化 ①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反应为C(s)+H2O(g)CO(g) + H2(g) ②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气化、液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③煤气化、液化的目的:减少污染,提高热效率。 教学建议:煤的干馏成分以及煤的汽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重点强调。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关于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 B煤经过干馏,可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焦炉气等 C煤的液化、气化可以使煤成为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D汽油只能由石油加工得到,煤不能加工得到汽油 【答案】D 变式1: 在下列叙述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天然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煤干馏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气和粗氨水 C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 【答案】D 二 乙炔(教学建议:乙炔的性质和乙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建议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采用类比的方式,学生已经学习过乙烯的性质,在学习乙炔的性质就不难记忆了) 1.乙炔的物理性质 乙炔俗名电石气。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由电石生成的乙炔中因混有磷化氢和硫化氢等杂质而有特殊的气味。 2.乙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空间构型 C2H2 H—CC—H CH—CH 直线型 3 乙炔的化学性质 教学建议:此部分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