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4张PPT。 漂移的大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请看下面视频,并回答以下问题: 1大陆表面是否在变化? 是 2如何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是魏格纳(1880—1930)在1912年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中提出来的,并且在几年后(1915)出版的一部专著中加以发展和完善。人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假说潜在的革命性质,因为它要求对地理学的全部基础进行重新修订。20世纪20-30年代间,地理学家对大陆运动的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结果,反对意见几乎是同声一片。因此,魏格纳提出的地球漂移说长期以来处于我所说的理论革命阶段,直到50年代中期,不断发现的新证据才越来越对大陆可能运动的假说有利。但直到本世纪(20世纪)60年代,一场地球科学革命才真正发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魏格纳研究大陆漂移学的故事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性格豪放、天性好动的魏格纳,在静谧舒适的病室里坐卧难安,他只得面对病房里的地图,呆呆地出神。实在无聊时,,只能用食指沿着地图上的海岸线,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他画完了南美洲,又画非洲;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突然,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瞧!这两者的形状竟是让人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难道这是真的?”他站在地图面前,仔细端详着美洲、非洲大陆外形上的不同特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兴奋至极的魏格纳一口气将地图上所有的一块块陆地都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形状上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魏格纳的简介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他攻读气象学。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入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 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 1905~1906年在林登堡航空气象台工作 1906~1908年参加丹麦探险队 1912~1917年参加科赫-格林贝格探险队,去格陵兰考察 1919年任汉堡海洋气象台理论气象学部主任兼汉堡大学教授 1924年任格拉茨大学教授 1929年率探险队第三次去格陵兰考察,并在该岛三千米高地上建立了考察站 1930年11月在归途中于格陵兰遇难身亡[1 大陆漂移的证据①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 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②大西洋两岸构造呼应 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例如北美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相对应﹐都属早古生代造山带﹔非洲南端和南美阿根廷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方向﹑岩石层序和所含化石相一致。③相邻大陆 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如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的爬行类———中龙化石﹐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未曾发现。又如主要生长于寒冷气候条件下的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诸大陆的石炭-二叠系中。而这些大陆所在的气候带却不相同。④石炭纪-二叠纪 在南美洲﹑非洲中部和南部﹑印度﹑澳大利亚都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这些地区除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