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一) “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 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青岛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 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 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 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 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这可以佐证( )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 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 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B项。 4.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 875斤粟;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这说明秦汉( ) 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 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 解析:选A 材料中“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说明,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没有涉及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官僚体制日益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不能反映贵族政治是否废止,故D项错误。 5.《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65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由此可知( ) A.儒家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 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 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人才 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政府令诸郡中正官以“忠”“礼”“友”“谦”“信义”这些儒家理念来选拔人才可知,九品中正制度受到了儒学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门第标准,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6.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