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12952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学案(打包12套)苏教版选修2_1

日期:2024-05-0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13078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8,选修,苏教版,12套,打包,学案
    2.1 圆锥曲线 学习目标:1.通过用平面截圆锥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重点、难点)2.通过用平面截圆锥面,感受、了解双曲线的定义.(难点)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教材整理 圆锥曲线 阅读教材P27~P28例1以上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平面截圆锥面能得到的曲线图形是两条相交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2.设P为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常数为2a(a>0). 定义(自然语言) 数学语言 椭圆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PF1+PF2=2a>F1F2 双曲线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F1F2的正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两个定点F1,F2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PF1-PF2|=2a<F1F2 抛物线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PF=d,其中d为点P到l的距离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面内到两定点F1(-5,0),F2(5,0)的距离之和为10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  ) (2)在双曲线定义中,若去掉“绝对值”,其轨迹不是双曲线.(  ) (3)在抛物线定义中,“F不在l上”可以省略.(  ) (4)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中“平面内”这一条件都不能丢掉,否则动点的轨迹就是空间图形.(  ) [解析] (1)×.因为|F1F2|=10,所以动点轨迹是线段F1F2,不是椭圆,故不正确. (2)√.双曲线定义中,若去掉“绝对值”,其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不是双曲线,故正确. (3)×.抛物线定义中,“F不在l上”不能省略,因为F在l上时,轨迹是一条直线,故不正确. (4)√.圆锥曲线是平面图形,因此是正确的. [答案] (1)× (2)√ (3)× (4)√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椭圆的定义及应用  (1)已知△ABC中,A(0,-3),B(0,3),且△ABC的周长为16,试确定顶点C的轨迹; (2)已知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直线AB过点F1,交椭圆于A,B两点,若椭圆上任一点P满足PF1+PF2=5,求△ABF2的周长. 【导学号:71392047】 [精彩点拨] (1)由△ABC的周长为16,AB=6得CA+CB=10,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C在椭圆上;(2)利用椭圆的定义,把△ABF2的周长分解为点A和点B到焦点的距离之和. [自主解答] (1)由A(0,-3),B(0,3)得AB=6,又△ABC的周长为16,所以CA+CB=16-6=10>6,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C在以A、B为焦点的椭圆上,又因为A、B、C为三角形的顶点,所以A、B、C三点不共线,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除去与A、B所在同一直线的两个点). (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AF1+AF2=BF1+BF2=PF1+PF2=5,所以△ABF2的周长为AB+AF2+BF2=(AF1+AF2)+(BF1+BF2)=5+5=10. [名师指津] 椭圆定义的应用方法 (1)判定动点P的轨迹为椭圆,关键分析两点:(1)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否为常数,(2)该常数是否大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 (2)判定点的轨迹时,应注意对个别点进行检验,如本例(1)中,因为△ABC三顶点不共线,所以应去掉直线AB与椭圆的两个交点. (3)当条件中同时出现椭圆的两个焦点及椭圆上一点时,可考虑应用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 [再练一题] 1.命题甲:动点P到两定点A,B的距离之和PA+PB=2a(a>0,a为常数);命题乙:P点轨迹是椭圆,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_____条件. [解析] 根据椭圆的定义,应填必要不充分. [答案] 必要不充分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下列条件,试判断下列各条件下点P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1)|-|=6; (2)-=6. [精彩点拨] 把代数方程转化为几何问题解决,严格扣准双曲线的定义.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