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8503

2019年数学湘教版选修2-1新设计同步(讲义):第2章 章末小结

日期:2024-05-0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3577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9年,章末,2章,讲义,同步,设计
  • cover
1.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方面,一般要先确定焦点的位置,再确定参数,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要分情况讨论,也可将方程设为一般形式:①椭圆方程为Ax2+By2=1(A>0,B>0,A≠B);②双曲线方程为Ax2+By2=1(AB<0);③抛物线方程为x2=2py(p≠0)或y2=2px(p≠0). 2.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 求椭圆、双曲线的离心率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1)定义法:由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不论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y轴上都有关系式a2-b2=c2(a2+b2=c2)以及e=,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参数,可以求其他的参数,这是基本且常用的方法. (2)方程法:建立参数a与c之间的齐次关系式,从而求出其离心率,这是求离心率的十分重要的思路及方法. 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从几何的角度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类:无公共点、仅有一个公共点及有两个相异的公共点.其中,直线与圆锥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对于椭圆,表示直线与其相切;对于双曲线,表示与其相切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对于抛物线,表示与其相切或直线与其对称轴平行或重合. (2)从代数的角度看,可通过将表示直线的方程与曲线的方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利用所得形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 4.求曲线的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有: (1)直接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动点为(x,y),根据几何条件直接寻求x,y之间的关系式. (2)代入法:利用所求曲线上的动点与某一已知曲线上的动点的关系,把所求动点转换为已知动点.具体地说,就是用所求动点的坐标x,y来表示已知动点的坐标并代入已知动点满足的曲线的方程,由此即可求得所求动点坐标x,y之间的关系式. (3)定义法:如果所给几何条件正好符合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曲线的定义,则可直接利用这些已知曲线的方程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选择一个(或几个)与动点变化密切相关的量作为参数,用参数表示动点的坐标(x,y),即得动点轨迹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可得动点轨迹的普通方程. 曲线方程的求法 [例1] 设圆(x-1)2+y2=1的圆心为C,过原点作圆的弦OA,求OA中点B的轨迹方程. [解] 法一(直接法):设B点坐标为(x,y), 由题意,得|OB|2+|BC|2=|OC|2,如图所示, 即x2+y2+[(x-1)2+y2]=1, 即OA中点B的轨迹方程为2+y2=(去掉原点). 法二(几何法):设B点坐标为(x,y), 由题意知CB⊥OA,OC的中点记为M, 如法一中图,则|MB|=|OC|=, 故B点的轨迹方程为 2+y2=(去掉原点). 法三(代入法):设A点坐标为(x1,y1),B点坐标为(x,y), 由题意得即 又因为(x1-1)2+y=1,所以(2x-1)2+(2y)2=1. 即2+y2=(去掉原点). 法四(交点法):设直线OA的方程为y=kx, 当k=0时,B为(1,0);当k≠0时,直线BC的方程为: y=-(x-1),直线OA,BC的方程联立消去k即得其交点轨迹方程:y2+x(x-1)=0, 即2+y2=(x≠0,1), 显然B(1,0)满足2+y2=, 故2+y2=(去掉原点)为所求. (1)解决轨迹问题要明确圆锥曲线的性质,做好对图形变化情况的总体分析,选好相应的解题策略和拟定好具体的方法,注意将动点的几何特性用数学语言表述. (2)要注意一些轨迹问题所包含的隐含条件,也就是曲线上点的坐标的取值范围. 1.求与圆x2+y2=1外切,且和x轴相切的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解:设两圆的切点为A, M的坐标为(x,y),圆M与x轴相切于点N, ∴|AM|=|MN|, |MO|-1=|MN|=|y|. ∴-1=|y|. 化简得:x2=2|y|+1. ∴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x2=2|y|+1. 2.已知定点A(4,0)和圆x2+y2=4上的动点B,点P分AB之比为AP∶PB=2∶1,求点P的轨迹方程.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点B的坐标为(x0,y0), 由题意得=2, 即(x-4,y)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