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03462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设计手机架》 教案 苏教版新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91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设计手机架,教案,苏教版
  • cover
设计手机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平面和移动、旋转平面的方法,以及使用“拉动”工具中的“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进行手机架机口的制作。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3D建模基础,对于拉动工具中的“添加”按钮较为熟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切割”按钮的作用。在学生完成手机架的设计后,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需求自己设计创意手机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会使用“移动”“平面”工具寻找正确的面,并在新建的平面中作图。 掌握拉动工具中,“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的使用方法。 3. 在制作手机支架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旋转的方法,创造出不同造型的底座,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掌握“同时拉两侧”和“切割”按钮的使用方法。 2. 学会寻找平面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移动”工具调整栅格平面。 难点:学会寻找平面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移动”工具调整栅格平面。 【教学方法和手段】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手机支架模型文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忘了手机放在哪里而满屋子寻找?不小心碰倒水杯,导致水泼在了手机上…… 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生:设计一个手机架摆放手机,给我们的手机安个“家”。 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手机支架?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一个手机支架。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入,让学生切实体会3D建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 师:老师也用DSM软件制作了一个手机支架,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打开手机支架模型文件,小组讨论设计步骤。 教师总结:设计基本造型、完成手机架机口。 1. 制作手机架的基本造型 师:手机架的基本造型用之前所学的知识能完成吗?哪位同学上来试一试?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上节课刚刚学习了拉动旋转的操作,这里的基本造型的操作与上节课类似,可以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 2. 制作手机架机口 师:手机架的基本造型已经完成,接下来如何制作放手机的架机口呢? 师:使用“表面曲线”工具绘制好形状后再拉动,很难绘制出对称的架机口,这会影响手机架的美观。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师:由于架机口的位置需要对称,我们可以找到手机底座的剖面,在剖面上绘制图形,再进行拉动操作。 师:对于圆形的物体,点击中轴线,选择平面可以快速找到模型的剖面。 教师演示。 师:找到需要的平面后,就可以在平面上绘制图形,拉动出架机口了,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尝试完成架机口。 发现问题、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当我们选中平面进行拉动操作时,默认为“添加”模式,可以将平面拉伸为立体模型,若想要在拉动时移除材料,则需要选中“切割”模式。同时“同时拉动两侧”按钮,可以拉伸出两侧对称的形状。 学生操作。 展示学生作品。 评价交流。 3. 拓展练习,完善作品 师:同学们真厉害,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简单的手机架已经完成了。你们能不能再对这个模型进行改进,完善我们的作品? 师:根据我们的设计,如果手机在充电时就不能放在手机架上,你们能不能给它添加一个充电口? 学生讨论充电口的位置。 师:充电口应该在与架机口垂直的面,怎样才能找到正确的面进行绘制呢? 教师演示:移动工具旋转平面。 学生练习操作。 学生操作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移动手柄中平移和旋转的不同。 师:找到正确的面,你能使用刚刚的方法绘制出充电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