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72652

有效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课件(42张幻灯片)

日期:2024-11-28 科目: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018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有效,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 cover
(课件网) 2019.8 成都 有效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校本教研至少包含这样的指标或特征: 学校有教研成果;教师有教育教学成果。 Part 1 PART ONE 教育科研的实践冲突与回归 “高、大、上”(教师角色设定:知识与理论的应用者) “小众”(大众化的“教研”) “为了完成目标督导”(偏离问题导向,仅仅是为了应付考核) 一、教育科研在学校生活中的画像 基于“知识应用 ( knowledge utilization )” 观念的教师发展范式: 大学教授和教研人员生产知识和理论, 告诉教师“如何有效教学” 二、教育科研与教师发展 这一范式导致,建国几十年来,教育科研与一线教师很少发生关系;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和告诉。 (实际上,由大学教授和研究员生产的知识常常是脱离日常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它们显得抽象而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更难以促进教师的生长。这种范式下更没有出现“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概念。) “知识应用 ( knowledge utilization )”范式对课程改革推进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 课改以来,教师受到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困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我们曾寄望于考察学习和专家讲座。 我们通常习惯于参加培训学习听报告,把课程或教材专家的解析与教学实施建议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类似于“翻开书了然,关上书茫然”的情况却也时有发生。 “事实上,因为一次演讲而使得学校或是授课有所改变的,还从来没有过。” ———佐藤学 教师抱有较高的培训参与热情,但教师改变却实在不够明显,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常常被指责是“课程改革的抵制力量“。 校本教研突破了传统的知识应用观,超越了“基于灌输机制的预设培训”。 校本教研实质上是教育科研向教师研究的回归。 四、改革背景下,校本研修的诞生 校本的观点(以校为本,以师为本)认为:教师知识的来源绝不仅仅 是那些诞生在象牙塔里的 “理论知识”,更来源于 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反思和探究而获得的 “实践知识”。 教师研究成为教师获得实践知 识的经典传统,通过开展研究,教师本身 也成为了知识的生产者。(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论文写作,是实践研究成果。) 我们借用赵萍和杨泽宇的四维度框架图来表现 “教师研究带来教师改变“, 同时,也借以表明: 促进教师研究,是教育科研有效实施的基本 方向。 赵萍、杨泽宇. 以教师研究促进教师改变的路径研究,2015 从疏离走向亲近;从分离走向融合;从直觉走向实证;从少数“精英”走向辐射大多数。 校本教研是否有效,一是看是否促进了学校变化;二是看是否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因此,通过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带动学校办学改进;通过教师研究带给教师获得感、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应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方向和价值所在。 五、有效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Part 1 PART TWO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以“研”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实践 一、课题引领 二、植根活动 四、协同共研 三、制度保障 一、课题引领 充分发挥多层级课题的引领作用,将整个学校重塑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 (一)学校龙头课题 (二)子课题群+基层组织课题群 (三)行走中的教师小专题研究 (一) 学校龙头课题引领的校本教研 这个聚焦课堂教学的全校性课题,以及以此课题引领的校本教研,其实更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持续深入的学校变革。 显而易见,这个龙头课题对学校的影响是深远持续的,也是全面的,包括了所有学科和所有教师。 同时,解决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是停留在校长的报告中”问题。 还要说明的是,在课题和任务驱动下,教师并不是被动执行的,而是结合学科实际创造性地展开学科实践。如大家所见,倘若没有教师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