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73158

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学案+练习)9 《道则高矣,美矣》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963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课件38张PPT。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尔”同“耳” “孳孳”同“孜孜”,努力,勤勉 动词,往,去 形容词,过去的 助词,表决心 动词,停止 动词,放弃 动词,发射 名词,房屋、住所 动词,筑屋定居 量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名词,陷、坎 名词,品级、类别 名词,科举考试,也指科举考试的科目 名词,法律条文 意动用法,以……为耻,感到耻辱 意动用法,以……为小,感到小 不向前流。 小隙。 具有一定的成就。 孔子所取的就是这一点。 他从水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呢? 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别的言论就难吸引他了。 孔子屡次对水称赞。 点击右图进入…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源泉混混        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 B.故声闻过情 闻:名誉 C.容光必照焉 容光:脸上的光彩 D.不成章不达 成章:具有一定成就 [解析] C项,容光:小隙。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从而刑之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道则高矣,美矣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解析] A项,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B项,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D项,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小。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取于水也 A.君子之志于道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青取之于蓝 D.不拘于时 [解析] 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词,从;A、B项“于”均为介词,对,对于;D项,“于”,介词,被。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不是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何取于水也 B.是之取尔 C.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仲尼亟称于水 [解析] B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B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舍昼夜 舍:停止 B.仲尼亟称于水 亟:急忙 C.君子引而不发 引:拉开弓 D.盈科而后进 盈:满 [解析] B项,亟:屡次。 [答案] B 6.名句填空。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 (2)故声闻过情,_____。 (3)君子引而不发,_____。 (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_____。 [答案] (1)不舍昼夜 (2)君子耻之 (3)跃如也 (4)登泰山而小天下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孟子》中的文字,完成7~9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游于圣人之门者    游:_____ (2)观水有术 术:_____ (3)日月有明 明:_____ (4)不成章不达 达:_____ [答案] (1)游:游学。(2)术:方法。(3)明:光辉。 (4)达:通达。 8.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1)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译文:_____ (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译文:_____ [答案] (1)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别的言论就难吸引他了。 (2) 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能照到。 9.孟子说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学习道理? _____ _____ [答案] 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语言表达层] 10.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孔子:你们都毕业了,怎么又回来了? 弟子:外面就业太难,我们回来读研。 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当今一种怎样的现实?请比较古代儒家教育与今天的教育,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运用对比论证,100字左右。 _____ _____ [解析] 答案须谈及古今两方面的对比,思想性较强。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参考点:儒家教育,以修身为核心,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学习内容比较单纯;现代教育,功利性强,学习内容繁杂,读书人多以赚钱发财为目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