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蟋蟀的住宅》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典型的艺术性说明文。 本课要求正确读写“隐蔽、随遇而安、柔弱、搜索、扒土、宽敞”等词语;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概括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感受作者运用拟人、对比等手法描述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能整体把握课文描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起留心生活,亲近自然的欲望和兴趣。由于作者细致传神的描写,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对蟋蟀产生惊讶和敬佩之情,课文理解难度不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教会学生抓重点词理解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小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等方法,要鼓励学生运用自主质疑、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想象感悟等方法展开授课和学习。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0岁左右的学生,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但观察能力还很有待提高;学生可能见过蟋蟀,但由于蟋蟀的住宅小而隐蔽,所以会对其知之甚少。作者眼中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学生却不能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住宅的特点,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适时为学生形象展示,解决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迁移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 1.在自读自悟中进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2.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 3.通过反复读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阅读中思考、评议、质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蟋蟀吃苦耐劳、有智慧、执著的精神,并产生敬佩和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激起学生留心生活、亲近自然兴趣和关爱生命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有智慧、执著的精神,以及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方法 教法 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 学法 自主质疑法、自读自悟法、合作解疑法、想象感悟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网络课件、蟋蟀的音视频及其住宅的图片 2.对于城市的孩子,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关于蟋蟀的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生字新词,独立完成导学 2.正确流利读通课文,并写出疑惑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2分钟) 教师:网络课件出示《斗蛐蛐》视频,而后询问学生知道这种昆虫的名字,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蟋蟀的大名、小名,并让学生举起右手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小结:小家伙虽小,但名气很大、家喻户晓,引导学生谈谈它的本领有哪些。 学生:观看视频后,自主汇报昆虫的名字,并全班交流它的本领。(好斗、唱歌) 教师:引文“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板书“的住宅”。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网络课件出示《斗蛐蛐》视频,激发学生对蟋蟀的兴趣。在初步设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蟋蟀的本领,进而产生了解蟋蟀修建洞穴本领的欲望。 二、衔接起步(3分) 1.教师:课件出示本课字词,指名认读。 2.教师:强调“蔽”和“敞”的区别。 3.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