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448003

人教A版数学选修2-3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课件41张PPT+48张PPT练习)

日期:2024-06-1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41368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原理,计数,人教,乘法,练习,PPT
    第一章 1.1 第1课时 A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从甲地到乙地一天有汽车8班,火车3班,轮船2班,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共有不同的走法数为( A ) A.13种   B.16种   C.24种   D.48种 [解析] 应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不同走法数为8+3+2=13(种).故选A. 2.(2019·朝阳区高三)从0,1,2,3,4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是( C ) A.6 B.8 C.10 D.12 [解析] 当末位数字为0时,首位可以是1,2,3,4中的一个,有4个,当末位数字为2或4时,首位可以是除了0之外的其他3个数字中的1个,故有2×3=6种,所以偶数的个数是10个,故选C. 3.定义集合A与B的运算A*B如下:A*B={(x,y)|x∈A,y∈B},若A={a,b,c},B={a,c,d,e},则集合A*B的元素个数为( C ) A.34 B.43 C.12 D.24 [解析] 显然(a,a)、(a,c)等均为A*B中的元素,确定A*B中的元素是A中取一个元素来确定x,B中取一个元素来确定y,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A*B中有3×4=12个元素.故选C. 4.如下图所示,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线段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连.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从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D ) A.26 B.24 C.20 D.19 [解析] 因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从A向B传递有四种方法:12→5→3,12→6→4,12→6→7,12→8→6,故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四条不同网线上信息量的和:3+4+6+6=19,故选D. 5.有四位老师在同一年级的4个班级中,各教一个班的数学,在数学考试时,要求每位老师均不在本班监考,则安排监考的方法种数是( B )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 [解析] 设四个班级分别是A、B、C、D,它们的老师分别是a、b、c、d,并设a监考的是B,则剩下的三个老师分别监考剩下的三个班级,共有3种不同的方法;同理当a监考C、D时,剩下的三个老师分别监考剩下的三个班级也各有3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3+3+3=9(种)不同的安排方法.另外,本题还可让a先选,可从B、C、D中选一个,即有3种选法.若选的是B,则b从剩下的3个班级中任选一个,也有3种选法,剩下的两个老师都只有一种选法,这样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解,共有3×3×1×1=9(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B ) A.24 B.18 C.12 D.6 [解析] (1)当从0,2中选取2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奇数,只要2不排在个位即可,先排2再排1,3,5中选出的两个奇数,共有2×3×2=12(个). (2)当从0,2中选取0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是奇数,0必须在十位,只要排好从1,3,5中选出的两个奇数.共有3×2=6(个). 综上,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共有12+6=18(个). 二、填空题 7.(2018·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二)已知集合P={a,b},Q={-1,0,1},则从集合P到集合Q的映射共有__9__种. [解析] 集合P中的元素a在集合Q中有3种不同的对应方式(-1,0,1三选一), 集合P中的元素b在集合Q中也有3种不同的对应方式(-1,0,1三选一),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集合P到集合Q的映射共有N=3×3=9, 故答案为9. 8.直线方程Ax+By=0,若从0,1,3,5,7,8这6个数字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A,B的值,则可表示__22__条不同的直线. [解析] 若A或B中有一个为零时,有2条;当AB≠0时有5×4=20条,故共有20+2=22条不同的直线. 9.5名乒乓球队员中,有2名老队员和3名新队员.现从中选出3名队员排成1、2、3号参加团体比赛 ,则入选的3名队员中至少有一名老队员,且1、2号中至少有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