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课 题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课型 新授 课时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易混、易错点: 学生往往能用现象描述溶解的现象,但是不会去指向溶解的本质特征,教师要给予引导,引导学生用上科学的术语去描述。 学生认知基础: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时间分配 学 13 讲 10 练 17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观察法、讲解法、读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4个80ml烧杯,3个50ml烧杯、3个20ml试管、两把勺子、1根搅拌棒、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食用油、实验记录单;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温故互查: 1、高锰酸钾具有( )性。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 )和( )。 2、不能用( )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 )来取。 引入研究课题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合作探究: 一、探究胶水与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小组讨论,猜测实验现象 2、出示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步骤一、用勺子从杯中取出一勺胶水或洗发水倒入装有水的烧杯里。 步骤二、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 步骤三、静静地观察,记录它们是怎样在水中扩散的。 步骤四、记录好之后,再用小棒轻轻搅拌一下,记录发生的变化。 步骤五、最后用小棒充分地搅拌,观察它们是否溶解。 3、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二、探究醋、酒精和食用油在水中能溶解吗 1、学生讨论、汇报猜测 2、明确实验过程和目的 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ml的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ml醋、酒精和食用油。观察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有没有扩散?是怎么样扩散的?记录完之后,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它们在水中是否溶解。 提问:“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组织交流: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5、组织讨论: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 (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观察目的。) (注重描述) 通过分步观察,学生观察到洗发液在水中的状态变化,判断出洗发液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推测出洗发液在水中是否溶解了。强调学生的证据意识,从现象中推测是否溶解的证据。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学生活动 教师助学 课后改进 3、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测。 4、汇报点评。 5、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搅拌,食用油都不能溶解在水中,那食用油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当中吗? 6、分组实验 将少量液体(洗涤剂)倒入放有食用油和水的试管中,并充分震荡。探究:看到了什么?猜测加进去的液体是什么。简单解释原因。 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在水中吗? 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判断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检验学生完成操作过程的情况。 课 后 反 思 得: 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认真观察洗发水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根据判断溶解的标准,能够确定出液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失: 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认真观察洗发水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学生用上不同的词语描述,但是难以想到用上科学的术语讲述溶解的特征。 纠: 用学生常见的塑料杯作为观察的工具,生活中的材料也可以探究科学。 让教育因落实而精彩,让教学因细节而美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