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474164

1.5降水量的测量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8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降水量,测量,教案
  • cover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纸,剪刀,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你知道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吗? 生1:下雨。 生2:下雪 生3:冰雹 师:大家都很棒!那么,我们怎么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但如果要准确知道降水量是多少该怎么办呢? 生:用容器接起来 二、探究内容: 1、提出问题 容器的形状有很多,都可以用来测量降水量吗?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矿泉水瓶、量杯、培养皿、直筒水杯、圆底烧瓶(边介绍边出示实物),你们觉得哪个更适合来测量降水量呢? 2、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理由 小组代表发表组内的观点 代表1:觉得培养皿不行,因为降水大了容易满出来,直筒水杯可能会好些 代表2:矿泉水瓶、圆底烧瓶口太小,测出来会不准 师:也就是要成为一种测量工具,它要求每个人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得的结果都应该相同。你们想想看,应该选择什么样形状的容器。 生:比较均匀的直筒水杯 这时教师出示两个粗细不同的直筒杯,问:这两个杯子都可以吗? 生思考, 不敢回答。 师提示:把这两个容器放在同一个地方收集降水,在相同的时间里,能找到相同的数据吗? 生:大的接到的水会多一此,但是由于他们上下一样大,所以接到的水的高度应该是一样的。 师:哇!此处应该有掌声,老师欣赏你思考问题的思路和你的表达能力! 师总结:两个直筒水杯放在同一位置,24小时内测出来水的高度会一样。我们就用这个相同的值来表示当天的降水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我们称为雨量器。为了使测出来的值更准确,所以降水量的单位是? 生:因为收集到的水的高度一样,所以单位是长度单位 师:对,为了更精确,我们用“毫米”作为降水量的单位。 三、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直筒杯,刻度纸,胶带纸) 生根据制作说明,制作雨量器 2.有了雨量器就可以开始测量降水量了,可是现在没有任何形式的降水,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用洒水的方法模拟降水。 可以 先请学生说说实验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有没说到的老师再补充。 3.开始实验,并记录、汇报。 记录时注意:把雨量器放平,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这和读温度计是一样的。读完数,就把它记录下来。 4.认识《雨量等级表》 要像气象员一样,说出当天是小雨、大雨还是暴雨。我们还得认识一下《雨量等级表》,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们组刚测量的降水量,属于哪个等级呢? 四、拓展小结 1.课后延伸:同学们,如果把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回家后,自己做一做雨量器,并进行“降水量的测量”。结果记录到降水量柱状图上。(可以适当作些指导) 2、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