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探究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后,本课继续探究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不同的是本课侧重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方面。学生对河流不陌生,许多地方都有河流。但是类似“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这样的问题,如果不是特别注意观察过河流的孩子很难回答。但是地球表面的很多地形地貌的形成都与河流有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流水怎样改变地形又是很重要的,本课将指导学生通过河流的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过程与方法 (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4)尝试解释冲积平原的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3)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自主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并进行实验。 难点:在观察、实验中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五)教学过程 A、导入 1、欣赏配乐图片“美丽的江河”。 2、欣赏了这一幅幅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吗?你能否说说你所知道的河流呢? 3、那现在你有什么疑问吗? 4、师结合课件讲解河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河流是怎样形成的。 5、是啊!河流对土地是不是有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B、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形成后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学生说说河流会侵蚀土地的理由,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探究过的流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2、讨论河流对土地还会产生什么影响。 (1)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3)课件演示沉积实验。 (4)引导学生联系实验中的沉积现象和河流的作用。 3、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河流对土地还有哪些作用呢? (2)学生分组作出推测。 (3)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你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河流对土地有沉积作用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比划或演示,并要求其他小组作补充。 (4)分组实验,观察并填好记录表。师巡视指导。 (5)(放音乐,示意学生停止)分小组汇报本组的发现。 C、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河流对土地不仅有侵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那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地形图(课件)。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你能否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会怎样改变地形地貌呢? 3、课件图片出示自然界中不同的地形地貌,如:V形谷、U形谷、曲流、瀑布、三角洲、沙滩、冲积扇等等。 D、拓展延伸 1、侵蚀和沉积是不是只有流水才能造成呢? 2、那么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